区政协委员、钱粮湖镇城西明德小学副校长 熊兵
青少年是我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法治意识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加强我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学校不得不为“声誉”和“成绩”而忽略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很多家庭也都奉行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的智力教育,许多家长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能否成才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孩子思想道德、法治意识的教育。从社会角度看: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危机、欺诈、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一些成年人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都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青少年的心灵。
2.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建设缺乏有效的方法,效果不佳。 当前,我们的理论教育没有紧跟青少年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没有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心理需要和实际需要,而是从单一、高远的道德理想出发,将道德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和机械的灌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青少年又无法正确面对这些差距,导致理想信念迷失,价值取向盲目。
3.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建设的强大社会合力尚未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体系也尚未建立健全。结果是,“学校教一套,家长讲一套,在社会上看到的又是一套”,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口径相互矛盾,让青少年无所适从。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完善领导。要建立全区领导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督促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信息产业、民政、公安、财政等部门,共青团和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严格落实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建设中的重要责任,结合业务工作,发挥各自优势,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同时,增加财政对德育工作的专项投入,保障经费。
2.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法治教育。把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法治教育纳入学校的目标考核,对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的科任教师进行培训,出台激励措施。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进行有机统一。积极改进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增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督促街道、镇(场)的社区居民和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一切基层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建设的社会责任,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文体活动,真正把教育引导青少年的工作落实到基层。要着力建设好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文化教育设施辅导员队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建立保障机制,安排专门经费,激发他们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学校、社区、村的青少年宫、图书室、儿童活动中心等,坚持星期六、日向青少年开放,提供优质服务。要把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
4.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强中学团组织、小学少先队工作建设,把它们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布局,把对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并把团组织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
5.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一是积极落实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二是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把家庭教育的情况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三是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6.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一是发挥互联网作用,在各种媒体上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三是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有效打击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