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衡东县第十四届委员会于2016年11月换届选举产生。四年以来,衡阳市衡东县政协始终把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新一届政协重大的政治任务,组织动员政协机关干部职工和全县广大政协委员,立足岗位勇作为,发挥优势强担当,改善民生建诤言,凝心聚力助脱贫,为助推衡东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响应号召,高起点部署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党中央有号召,政协有行动。十四届衡东政协从换届成立开始,就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任期内重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四年来,衡东县政协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委员“三个一”扶贫行动的通知》《关于转发省政协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委员参与“三个一”扶贫行动的通知>》《关于深入开展“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帮扶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有关扶贫工作的文件并认真组织实施。对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衡东政协做到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贯彻落实,通过党组带头学、全体会议集中学、政协常委会统一学、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专题学等形式,让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深入领会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最新部署要求,熟悉脱贫攻坚业务知识和当前工作的任务要求,全方位组织发动政协委员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图:衡东县政协主席(扩大)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
衡东县政协领导班子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总责,常抓常议脱贫攻坚工作”的工作机制,每年年初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召开的第一次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必定会议议题,年度扶贫工作必定进入《工作要点》,衡东政协形成了领导班子成员齐上阵、专委会全力参与、办公室提供服务保障、全体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主动参与的工作体系,推动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深入开展。
落实责任,高标准推动
四年来,县政协班子成员责任上肩,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村,深入开展驻村帮扶。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夏崇礼带头联点省级贫困村石湾镇光明村,并经常性调度政协系统脱贫攻坚工作,专题在党组、主席、常委、全体会议等各类会议上安排部署,深入一线督查督办、精细指导;县政协各副主席坚持带头示范,多次组织所联系专委会、界别、活动组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每年都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图:衡东县政协民主评议精准扶贫工作大会
县政协各专委会突出专业优势,调研监督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推动扶贫工作任务落实。2017年-2020年,围绕“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落实”“产业扶贫项目的巩固和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发展特色农业”等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对“社会救助”“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对全县17个乡镇、20个相关责任部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找准了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四年来,全县政协系统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协商议政,共形成调研、视察报告12篇,大会发言材料9篇,意见建议40条,提出提案25件。
县政协办公室为全县政协组织和委员开展活动情况建立台账,定期进行通报、督查和考核,并将委员参与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纳入委员履职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年度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和委员留任的重要参考。
图:委员企业助力脱贫攻坚
图:衡东县政协委员扶贫示范基地——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十四届政协产生后,251名政协委员与2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对贫困家庭持续深度帮扶,做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智出智、久久为功。如县政协委员郭思中,采用“公司+贫困户”模式,吸纳吴集镇、杨林镇、南湾乡130户贫困户430人86万元投资,吸纳吴集镇莫井村等15个村51户贫困户的委托帮扶资金25万元,带动贫困户发展黄贡椒产业,并按股金或帮扶资金的10%进行保底分红。公司还与5个黄贡椒产业合作社签订协议,承诺按最低保护价收购黄贡椒,让入股合作社的贫困户服下产业发展定心丸,有力有效推动产业扶贫,其创办的湖南聚味堂公司被政协评为“政协委员扶贫示范基地”。
图:光明村黑木耳扶贫产业基地
政协机关倾力奉献参与扶贫,认真履行省级贫困村石湾镇光明村驻村帮扶后盾单位职责,选派了年富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科级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还选派了两名工作能力突出的同志担任队员,组成了强有力的驻村工作队,工作队员日常工作与机关完全脱钩,党组织关系转入驻点村,保证他们全部时间、全部精力投入扶贫工作。县政协18名机关干部和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工作中突出帮扶重点,聚焦光明村基础设施持续发力,着力推进民生项目建设,促进整体发展。2017年以来,筹措资金180万余元,新建了村民服务中心,修建、改造、硬化通村通组公路5公里,维修山平塘、水库2处,硬化水渠800米,安装路灯50盏,兴建安全饮水项目16个,建设群众健身场所1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重点推进光明村产业扶贫,成立了国宁种养合作社,引进了黑木耳、大棚蔬菜、黄贡椒、柚子、桑葚种植,黄牛、鸡鱼、生猪养殖等产业开发项目,引导全部41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同时帮助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同时,大力推行环境整治,村容村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县政协办被评为“衡阳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光明村连续三年被石湾镇党委评为先进,脱贫攻坚在全县名列前茅,并于2018年摘帽退出省级贫困村序列,2019年底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省扶贫办年度考核。
注重效果,老百姓得实惠
图:衡东县政协“助力脱贫·爱心圆梦”活动现场
图:2018年衡东县政协“委员活动日”“助推新发展·展现新作为”活动现场
图:衡东县政协领导夜间现场商讨抗洪之策
图:衡东县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
图:衡东县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帮扶行动”
本届任期以来,县政协将每年的8月21日定为“委员活动日”,“助力脱贫攻坚”是一年一度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永恒不变的主题。2017年,紧扣“我是衡东人,我为衡东添光彩”的主题,组织开展了“助力脱贫·爱心圆梦”活动,发动政协委员、商会会员捐资助学,奉献爱心。活动共募集善款162.45万元,资助全县33个省级贫困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19人,其中大学新生人平资助4000元,高中新生3000元,初中新生2000元,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2所,资助受灾村8个,为贫困学子顺利入学深造、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组织委员开展“五下乡”活动,积极为群众提供科技、医疗、文化等方面服务,助推了脱贫攻坚战役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好评。2018年,围绕“助推新发展·展现新作为”主题,积极开展“政协委员活动日”活动,号召委员扶贫帮困、奉献爱心,共募集善款79.7万元,集中用于村级公益事业、脱贫攻坚工作和薄弱学校建设。2019年7月,衡东遭受30年一遇特大洪灾,县政协迅速引导组织委员积极投身抗洪救灾,共捐资捐物53.4万元,发动老委员、商会会员共捐资捐物255.9万元,帮助群众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组织相关界别委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赴部分省级贫困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彰显人民政协为民情怀。2020年,围绕“助力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主题,号召委员广泛参与“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万户帮扶行动”,组建62个帮扶小组,开展“六个一”活动,募集款7万余元,为62户深度贫困户家庭送去关心和爱护。今年年初,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衡东政协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县委号召,第一时间向全体政协委员和广大爱心人士发出了倡议,号召广大政协委员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发扬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精神,通过一线战斗、捐款捐物、做志愿者等多种方式,为打赢这场“疫情战”贡献政协力量,筹集爱心捐款物资共计265万元。
近几年来,衡东政协有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协商议政、民主监督、提案、社情民意等履职成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帮助解决了一系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效发挥了“汇民意、集众智、献良策”的作用。如,县委书记、县长第一时间就“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居民电费缴纳”等作出批示,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下发文件予以具体明确;电力局等部门就偏远乡村群众电费缴纳等民生问题,主动作为,用心服务,推动了问题妥善解决。“产业扶贫项目巩固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人居环境整治”“重症精神病人收治救助管理”“社会救助”“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危房改造”等调研协商成果均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全面评估全县产业扶贫项目,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财政资金、经营主体和运维安全监管,适当增加我县重症精神病患者核定床位数,提高重症精神病人残疾证办证率,强化乡镇水利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推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编号挂牌制度等一些建议得到采纳和实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衡东政协人将继续按照党中央的号召,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履职担当,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贡献政协力量。(作者:刘碧兰、康文浩)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