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政协第六民主监督小组就林业局“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项目”开展民主监督

  6月18日,县政协副主席卞武宗同志带领第六民主监督小组成员和县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围绕林业局“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项目”开展民主监督。

 

  监督小组一行深入严塘镇,实地查看茶陵甘坳森工林场和高径村油茶人工造林等项目进展情况,并就相关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支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了解,甘坳森工林场主要是退化林修复中的抚育修复,即对病残林进行间伐后保留每亩70到80株原有林,并在此基础上补植阔叶林,阔叶林种类主要包括楠木、赤皮青冈及木荷等,补植标准为每亩补植地围1.0CM、高1.5M的阔叶林15至25株。该项目面积320亩。高径油茶林是人工造林,属更替修复,由国家出资在项目地进行人工造林,3年后按当地土地权属归还给老百姓。项目建设目标是提高油茶产量、提升油茶品质、促进生态改善以及推动产业发展。该项目面积389.4亩。

  通过交流,监督小组了解到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项目深受广大林农欢迎,是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好项目。但是,也有林农对该项目的一些小细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比如抚育修复病残林的过程中,林农指出上级确定的补植苗木的标准不能适用于当地实际,高度达到1.5M的苗木不容易成活,林农经过实践检验高度在0.9至1.0M的阔叶林则成活率较高。但是在项目验收过程中,上级还是要求苗木高度必须达到1.5M,又对成活率也有硬性指标,这给林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要达到苗木高度就达不到成活率,要保证成活率则无法达到苗木高度。对此,林农希望县林业部门据实向上级进行反映,切实解决林农的这一“两难命题”。此外,项目林农还对市县配套资金的落实提出了要求。

  民主监督组指出,高质量推动国土绿化试点项目责任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要找准项目建设关键点和着力点,以督办督导为抓手,在提升治理整体成效、全过程跟踪监管、形成更大合力、建立长效后期管护机制等方面开展调研协商、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统筹好发展、保护、安全的关系,总结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复成功经验与问题,研究分析科学治理模式、技术路径、资源结构,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为助力国土绿化项目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对林农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县林业局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切实整改,真正将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让广大林农真正享受到项目红利。

   编辑:颜晓阳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