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打造特色产业 培育‘共富新村’”是今年市政协两个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课题之一。在这次课题调研中,市政协委员、湘潭鸿毅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灿建议,用标准筑基、文化铸魂、数字赋能“三把钥匙”为“湘潭品牌”突围开辟新赛道。
市政协委员、湘潭鸿毅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灿在沙子岭猪文化体验园了解情况。
7月24日,在雨湖区的沙子岭猪文化体验园,“点头墨尾两头黑”的沙子岭猪正在草地上撒欢。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沙子岭猪肉质鲜美声名在外,品牌名片虽已打响,但却因产量有限、销售半径小,成了“墙内开花墙内香”的本地珍品。市政协委员、湘潭鸿毅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灿表示,这正是湘潭农产品品牌普遍存在的困境:品牌“散装化”、价值“空心化”、传播“哑火化”。
当前,湘潭农业品牌建设正处于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期,如何让沙子岭猪、韶山红这些“金字招牌”真正叫响全国?黄灿用“三把钥匙”为“湘潭品牌”突围开辟新赛道。
第一把钥匙:标准筑基
黄灿把“顶层设计”置于首要位置。她建议,组建跨部门的湘潭品牌建设办公室,打破“九龙治水”格局,形成品牌建设“一盘棋”,像瑞士钟表匠般精细打磨产业标准。
她建议,聚焦湘莲、槟榔、沙子岭猪等核心产业,制定覆盖育种、生产、加工、品控、服务的全链条标准体系,让“湘潭标准”成为行业标杆。同时,设立品牌发展专项基金,重奖获得“湖南名品”、“老字号”等权威认证的企业,并对线上推广成效显著、流量领先的企业给予真金白银的推广奖励,树立鲜明导向。
第二把钥匙:文化铸魂
“我们守着毛主席家乡的红色IP,却没能让‘韶山红’茶香飘出展厅。”黄灿以“韶山红”茶为例,“韶山红”茶承载的不仅是山野清香,更是“毛主席家乡茶”的红色基因,她认为,破解品牌价值“空心化”的关键,在于将红色文化底蕴深度“融”入产品设计和品牌叙事。
她的解决方案充满创意:打造“湘潭红”城市礼品矩阵,让毛家食品与湘莲联名推出纪念版礼盒,把非遗油纸伞制作技艺融入红茶包装,打造兼具湖湘风韵与收藏价值的文化伴手礼。让每一份“湘潭礼物”,都承载动人的故事。更令人期待的是“湘潭制造季”计划——在长沙黄花机场、高铁南站等湖湘门户枢纽,设置湘潭品牌体验馆,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带着“莲城记忆”飞向全国。
第三把钥匙:数字赋能
面对线上销售占比不足的现实,黄灿提出“双轮驱动”的建议:一方面,整合湘潭综保区政策红利与湘欧班列物流优势,建设跨境电商平台,让“湘潭味道”搭乘湘欧班列香飘全球;另一方面,实施“星主播孵化计划”,培养本土带货达人,借力直播电商东风,让湘潭好物直达亿万消费者指尖。
“目前湘潭已培育农产品品牌240个,其中沙子岭猪、壶天石羊等8个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5个特色农产品制定国省标准,‘湘潭湘莲’等品牌成为全省标杆。”在黄灿的构想中,未来的湘潭品牌将形成“标准筑基-文化铸魂-数字赋能”的三维生态,通过“建标准”筑牢根基,“讲故事”点亮灵魂,“拓渠道”链接数智未来,多措并举锻造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湘潭品牌。
文字来源:湘潭日报·新湘潭客户端 陈静
视频来源:湘潭广电 欧阳素 陈泓西
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