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大荆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实地探访大荆当地民间巡河队的志愿服务行动,见证了当地在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展现出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汨罗江支流罗江上,波光粼粼,水面倒映着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在这幅画卷中,大荆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的入驻委员与民间巡河队的志愿者们一起忙碌着,他们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手持环保袋和清洁工具,沿着河岸线仔细清理着垃圾和杂物。
“成立这支志愿队,主要是为了守护好自己的母亲河,有效改善周边水生态环境。”当地民间巡河队发起人虞光辉和委员们交流。他和“小伙伴”刘宏辉是这支民间巡河队的“元老”,从2015年就开始参与巡河护水行动。他们见证了罗江从“臭水沟”到“清水河”的华丽蜕变,也见证了我市生态环境改善取得的显著成效。
大荆镇作为汨罗市河长制工作的先行者,积极发动委员工作室的入驻委员、志愿者和当地群众参与到河湖保护中来。这支民间巡河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每天都会分段巡河,每周都会义务为家门口的河道清理垃圾,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宣传发动乡亲们参与进来。
“参与护水,不是为一个人,也不是为一个村,而是为一条河,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也是我们该做的。”大荆镇党委副书记傅谦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队员的心声。目前,大荆镇的民间巡河队已发展到51名固定成员,他们来自周边乡镇,包括党员、干部、退伍军人、残疾人等,共同守护着这片碧水蓝天。
除了民间巡河队,大荆镇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大荆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团委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节水宣传、河道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委员们和志愿者们还走进校园、社区、村庄,向广大师生和居民普及节水知识、环保知识,传授爱河、护河、节水、惜水、护水的方法,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河湖保护意识。
委员们表示,通过政府主导、民间参与、项目治理等多措并举的方式,有效推动了河湖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今,该镇的河湖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作者:王滔 吴倩倩 编辑:王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