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平常一首歌 ——临湘市政协委员李苏的生态环保情

    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在湘北大地见行见效,现在到处是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的美丽画卷。“暑假,我一定要带上孩子们到我工作的地方去看看那蓝天碧水,告诉她们有关爸爸和那些叔叔们,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小故事......”临湘市政协委员,忠防镇纪委书记、委员工作室召集人李苏不无骄傲地说道。

    李苏,一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家子”,对农村美好生态环境有着天然的亲近和渴望,自2008年被省委组织部选聘为“大学生村官”以来,就一直扎根基层,曾一度对农村生态环境受污染破坏现状忧心忡忡,何曾想到,经过这些年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政协民主监督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地生根,他曾工作过的聂市、江南、忠防等乡镇生态环境与几年前相比,旧貌换新颜。他希望更多的人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美画卷又回到眼前。为了这个梦想,他带动身边的人,一直在默默贡献着一份份微小却坚定的力量。

    双港片区牛蛙养殖曾是忠防镇党委政府的心头之患,为解决镇域范围内养殖牛蛙破坏土壤水体和周边生态环境等问题,李苏带领入驻忠防镇委员工作室的政协委员,开展4次暗访、调研,在市政协的支持下,积极与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对接,联动对双港牛蛙养殖场开展协商监督,引导牛蛙养殖户退养复耕。自2020年初至2022年底,养殖户共退养复耕80余亩,并在复耕土地上种植瓜果蔬菜,既让村民得到可观经济效益,又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忠防镇境内遗存有老旧矿区,生态环保和安全隐患压力不小,尤其是受污染耕地一直困扰着村民。为解决历史遗留矿区部分耕地抛荒现象,李苏多次实地走访调研,积极提交社情民意信息,邀请市政协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小组,采取定向监督方式,把协商活动搬到田间地头、村民身边,通过组织开展3轮协商沟通,打消了村民种植作物的疑虑,助推当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目前,忠防镇受污染耕地面积956.2亩,利用率达90.9%,其中,种植湘莲264.2亩、油茶32亩、棉花380亩、蔬菜229.5亩,种植其他农作物50.5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

    忠防镇是砂石资源富集区,滥采盗采现象一度频发,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安全。为规范开采、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严厉打击非法盗采行为,确保生态安全和群众利益,李苏主动请缨分管矿山安全和生态环保,工作再忙,他都要带领忠防镇委员工作室委员和相关人员,开展每月一次矿产资源领域安全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民主监督,同时,推动矿山生态修复。今年以来,忠防镇委员工作室委员参与“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共7次,推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3个,办理违法案例2起。

    为规范生猪养殖行为,解决养猪场雨污分离设施不完善不到位等问题,李苏根据走访调研和群众反映,带领相关部门送达环境问题整改通知书,多次到辖区内养猪场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协商,推动问题解决。近两年,通过民主监督协商,引导存栏50头以下的散养户退养5家,规范在养的12家养猪场统一安装粪便处理设施,达到资源化利用,同时为退养人员联络对接再就业信息,帮助11人找到就业岗位。

   编辑:郑彩霞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