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小龙虾主要靠环境,水好、草好,养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就可以出售了,龙虾育种,顺带种水稻,就能实现一田双收。”在南县明山头镇三立村村民徐志学的稻虾田旁,农技专家罗兴说道。
今年7月底,明山头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特邀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罗兴,与镇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宋海波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10月11日,在三立村开展了针对稻虾米产业发展的技术培训课堂。
在培训课堂上,农技专家通过田间实例,对农户稻虾养殖的个别疑问进行了面对面交流,针对小龙虾品种的选择、技术栽培、风险防范等环节开展了指导,特别是抗性品种技术、水稻种子处理技术、生态调控技术、性信息素诱杀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专业技术,充分激发了农户对于稻虾共作模式的信息,为明山头镇稻虾米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技术沉淀。
据了解,稻虾共作能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目标,虾粪为水稻生长提供肥力,水稻能为龙虾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两者互依互补,进一步提升了土地的种养效益。同时,出产的小龙虾肉质鲜美饱满,稻虾米口感品质俱佳。
培训后,农技专家还充分利用本次培训契机,免费向农户发放优质油菜种,引导农户种植油菜,有效避免冬季土地撂荒,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
接下来,明山头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将持续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把“好技术”送到农户家门口,不断强化农技推广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水平,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樊启晗 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