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第17辑文史资料《桃江记忆》于11月21日正式出版,这是今年桃江政协取得的文史编撰成果。
近年来,桃江县政协高度重视文史资料征集、挖掘工作,发布了《县政协关于长期征集文史资料的启事》,多形式组织文史研究员开展史料调研活动,积极与史志档案等部门对接,加强与政协委员、文史爱好者、老干部、老教师等群体的交流,运用以文会友、以会会友、以文引文等方式,采取启事征稿、面谈约稿、交流邀稿和选人撰稿等办法,广泛向社会各界征集史料线索及稿件。今年共收集各类史料稿件100余篇,组织召开文史资料座谈会2次、编审会1次,其中39篇录入第17辑文史资料《桃江记忆》,共设置了“桃江之子”“红色记忆”“风华桃江”“史海钩沉”“高层足迹”“文史探究”“桃花朵朵”共七个栏目;“设置专栏、集合成辑”,是本辑文史资料采用的新的征编方式,这是桃江县政协文史工作史上一次新的尝试,体现了桃江政协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
桃江政协守正创新,追求卓越,无论是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有新的突破。县政协将文史工作作为倾心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从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促使文史工作步入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轨道。全面规范文史工作,制定了《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编辑、出版管理办法》、《县政协2023-2027年文史工作规划》等文件,增强了文史工作的规范性、计划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文史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两个转变”的要求,将“文史委员”变更为“文史研究员”,明确受聘条件以及职责和义务,规范聘任程序,在解聘原有文史委员和智库专家的基础上,重新聘任12名文史研究员,文史工作队伍的管理得到更加规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着力打造精品文史成果,印发了《关于长期征集文史资料的启事》,加大了史料的征集力度,拓展了史料来源;明确“四校制”“三审制”等工作机制,在文史资料编审中严把“三关(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力求“三性(统战性、史料性、可读性)”,打造精品。加强文史成果利用和宣传,开展文史资料“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等活动;在政协机关和天问书院分别建设文史资料馆、文史资料阅览室;与兄弟县(市、区)政协利用考察学习、邮政快递等途径互赠文史资料,开展沟通交流;推进文史资料电子化,通过互联网扩大文史成果宣传。文史工作已成为桃江政协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文史成果和明显的工作成效。
作者:丁海鹏 李巍 编辑: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