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群众称为“行走的提案”,始终以躬身实践为履职基石,将公益热血化为政策暖流,在助学、助残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广阔天地中,诠释着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质朴担当。今天的《“政”能量》让我们走进深耕公益沃土,浇灌希望之花的区政协委员贺辉。
一本厚厚的“家访笔记”是贺辉的“数据库”。他的足迹遍及零陵区各乡镇37个偏远村落,一户户叩门,一笔笔记录。靠着详实的走访,他精准对接困难学子与爱心人士,确保每一份资助都“送到炕头、暖到心头”。那本磨破封皮的笔记,是他履职为民最沉甸的记忆。
政协委员贺辉:学子的命运转折,往往系于一纸录取通知与一笔救急的学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社会各界的爱心串联起来,将他们的暖意汇聚成河,让困境学子及家庭燃起希望,为美好的未来为之奋斗。
几年来,贺辉对每一名申请者都进行实地家访。摸一摸孩子单薄的被褥,看一看灶台冷清的油盐罐,与满面风霜的父母促膝长谈。带着一叠叠亲手整理的贫困学子家访记录和照片,走进企业、社区,用平实而恳切的语言,讲述孩子们为梦想努力的故事,让涓涓爱心汇成的河流始终清澈流淌,滋养着友爱的沃土、社会的信任。履职期间,他亲手核定了187名受助学生资格。
政协委员贺辉:每一分钱的去向,我们都有签收凭证,清晰可查。爱心款项是社会各界的善举,也是对我们的信任。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定期组织“民情恳谈”,通过“圆桌对话”,让更多的部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发展道路上来,让协商民主在基层焕发生机。
编辑:朱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