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在屋场会里为群众产业发展“拨云见日”

  “老板到时把国外松卖完了,油茶不种跑路了,找个砖打天。”“承包期限30年太长,最好是3年一签。”“每年租金60元/亩太低,不合算。”村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发表意见。这是日前区政协工青妇委员工作室委员在花桥街镇开展界别活动时,巧遇该镇良木塘村一个网格的村民代表在商议产业发展的屋场会场景。

  

  据村秘书介绍,该村属丘陵地带,田少旱地多,资源特色不突出,产业要么引不来,要么落不下。现在好不容易招来了适合的油茶产业,村民们对此顾虑重重,积极性不高。

  发展油茶产业是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的一项重点产业。委员们见机会难得,立即投“心”其中,因势利导,从产业政策、地理条件、收益对比等维度,与村民代表就可行性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交流探讨,现场气氛活跃热烈。村民代表仿佛找到了倾诉的出口,对承包期限长、拖欠租金、后续权属等疑惑和担忧一股脑地倾诉出来,委员们都一一耐心作了解答。同时,委员们对民法典相关条款和数字经济等知识进行了普及讲解,村民代表信任地在意向书上签了字按了印。

  “委员们精准有效的解答和切实有效的建议,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现在已有6个网格200余户的近1000亩旱地的10元/棵的国外松补偿款和第一年60元/亩的租金已全部发放到村民的手中。”村支书如是说。

  “乡村振兴事关民族复兴伟业。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优势,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带到群众身边,为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疑释惑,不断凝聚社会各界的共识,倾情尽力把履职为民的答卷写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协的智慧和温度。”工青妇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表示。

  一审:周芳海

  二审:周海军

  三审:吕绍华

作者:周芳海    编辑:唐之雅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