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助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如何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冷水滩区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5年工作时指出,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黄阳司非遗村镇示范点提质改造,实施李达故居复原陈列展示工程,打造活龙井铁路文创街区。为助推冷水滩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留住冷水滩专属城市记忆,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推动活龙井铁路沿线文商旅融合发展。活龙井铁路文化街区前身是1937年9月动工的永州老火车站,它见证了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88年的沧桑巨变。段洁馨委员建议,打造活龙井铁路文化历史街区,依旧修旧,精心复刻街区原有经典场景,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铁路文化发展历程。对铁路周边沿线闲置的老旧厂房、铁路设施进行文化创意改造,打造铁路文化博物馆、火车主题餐厅、文旅文创体验区等特色文旅点,开发铁路观光小火车、亲子乐园、极限运动公园,城市民宿等项目,并配套相关产业,构建文商旅融合生态商圈。

  盘活冷水滩非遗文化。段洁馨委员建议,强化黄阳司扎故事保护传承机制,创新表演形式与内容,大力开发以扎故事为主题的文创纪念品,将扎故事塑造成为冷水滩区文化旅游的重要名片;提升黄阳司土陶工艺与设计水平,规划建设黄阳司土陶文化产业园区。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周丹华委员、张咏念委员建议,传承发展“潮水农民磨漆画”,打造“中国潮水艺术村”,推动优秀艺术人才向艺术村汇聚,促进我区文学艺术大繁荣。

  谢海荣、李敏委员建议,依托宋家洲公园,融合本土非遗文化,开展非遗文化主题活动,建设非遗长廊,让市民和游客在文化的滋养中,感受到冷水滩的温度与魅力。

  打响冷水滩文旅品牌。彭子娟委员建议,以文化筑魂,深耕“潇湘明珠,李达故里”地域文化IP,设计打造全区“红色文化”、“非遗民俗”、“田园风光”、“城市观光”、“研学之旅”等全谱系旅游线路,争取承办更多大型演唱会音乐节、重大体育赛事、大型展览会议等活动,以科技赋能,以创意塑形,成就文旅新品牌。

作者:周丹华 周芬    编辑:唐之雅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