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政协开展“以数字化赋能,做好九龙岩石刻等文物古迹保护和利用”界别协商活动

  9月4日上午,东安县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组织县政协文艺界及相关单位开展“以数字化赋能,做好九龙岩石刻等文物古迹保护和利用”界别协商活动。

  九龙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安县芦洪市镇东一公里的,有北宋至清各种名人石刻43方,宋刻达30方。最早的一方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东安县令张太年所题,距今已1100多年,记载了镇压农民起义(“平将寇”)和“芦洪置司”的重大史实,对研究东安政史和建置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补史价值。北宋著名文学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王安石变法主要参与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曾布,南宋抗金名臣、经学大师胡寅以及众多官宦、文人、儒僧慕名寻访,为诗为文,题刻留名,盛极一时,成就了九龙岩石刻。

  委员们一行实地察看了九龙岩石刻及周边环境,并与相关负责人就石刻的风化侵蚀、安全防护、人为拓摹、环境整治、日常管护、资金保障等进行了现场交流,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委员们一致认为,九龙岩石刻作为东安文化不可或缺的实物见证,蕴含着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必须确保这一文化遗产得到周全的保护和合理有效的利用。建议要实施九龙岩石刻数字化保护工程,加快建设数字资源库,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摩崖石刻的永久保存。

  文艺界召集人表示,将带领本界别委员继续深入调研,围绕健全石刻保护管理机制、实施石刻数字化保护工程、挖掘石刻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积极建言,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共同助力推动东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作者:付燕    编辑:蒋君凤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