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形式创新、恩荣进士坊重建、加强玉蟾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在道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期间,县政协委员聚焦如何推动传统文化和文物遗址保护,焕发城市新活力积极建言。
“利用科技手段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让城市焕发新的活力。”县政协委员、杰恩国际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何鹏认为,文化艺术不仅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更是展示我县文明风采的重要窗口,科技创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支撑。何绍基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艺术已成为我县独具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委员建议,可以打造“何绍基书法数字艺术中心”,利用VR/AR还原何绍基创作,将何绍基真迹转化为区块链数字藏品,对何绍基书法艺术进行数字化收集和存储,从文化传承、资源活化、数字化创新等维度对传统文化开展活化利用。
我县明代恩荣进士坊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因安全因素保护性拆除后,一直未得到恢复。阳天保委员建议,尽快组织专家、古建筑修复团队,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科学重建,让恩荣进士坊能够得到妥善保护与合理利用,使这一历史瑰宝重新焕发光彩,传承后世。
政协委员熊庭珠认为,玉蟾岩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实证地,承载着距今1.2-2.2万年的史前文明密码。该遗址出土的原始陶片、人工栽培稻等遗存,证实了我县作为“世界稻作之源”“人类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亟需通过系统性保护开发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建议划定核心保护区,设立玉蟾岩遗址考古工作站,开展考古发掘,探查早期人类聚落形态,建设玉蟾岩史前文明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构建全域保护体系。
“春节联欢晚会作为道县人民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项文化生活,承载着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方式。”黄颂委员建议,持续举办高质量道县春晚,作为增强人民群众凝聚力、培养文艺人才、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为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罗斌 编辑:何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