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州把截萝卜的脆甜在抖音直播间里引来满屏“下单”,当冷链车满载着带着晨露的蔬菜驶向粤港澳大湾区,湖南省道县本地特色农产品正借着电商的东风,上演一场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的“甜蜜突围”。这场突围的背后,离不开道县政协的“穿针引线”与“精准发力”。
“道州把截萝卜有1200多年栽培史,宋徽宗都赞它是‘岭南人参’,可再好的宝贝藏在深闺也枉然!”欧阳国乾等县政协委员早就盯上了本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难”“出山难”问题。他们在《关于发展道县特色农产品电商的提案》里直言:要让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借电商翅膀飞出去。
这份提案成了“发令枪”。县政府迅速“接棒”,加快办理,组织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高新技术产业区管委会、县委网信办等部门多方“破题”。给把截萝卜贴上“绿色食品”标签,冲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让“老招牌”有了新身份;在工业园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5万吨智能冷库像“超级冰箱”,让蔬菜鲜度“锁”到消费者餐桌;邀请网红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田间地头成了直播间,“一口脆、两口甜”的把截萝卜瞬间成了“网红款”。
“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道县的‘土人参’,生吃脆甜,醋泡解腻,今天直播间买两斤送半斤!”在道县政协工商联(智玲带您走道县)委员工作室的直播间里,永州市政协委员张智玲举着刚从地里拔的把截萝卜向网友推介,镜头前的弹幕刷得飞快。工作室的10余名驻室委员化身“带货天团”,把工作室变成“电商孵化营”。他们在综合批发市场的据点,既是群众来访的“民情站”,也是主播培训的“加油站”。委员们教农户拍视频、剪素材、搞直播,让大爷大妈也能对着镜头吆喝自家产的红薯粉、自家种的脐橙果。
“以前种出来愁销路,现在跟着委员工作室学直播,一个月能多赚两千多!”祥霖铺镇脐橙种植户老李笑得合不拢嘴。工作室创新推广的“人人都是销售员”模式,让道县特色产品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去年通过直播带动的农产品销售额同比翻了近一番。
“要利用提案履职方式,发挥委员工作室平台优势,助力道县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不仅要卖出去,更要卖得好、走得远。”县政协副主席黄金翠说。在县政协推动下,道县形成了“提案-落实-反馈”的闭环:委员们调研发现冷链短板,县政府就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码建冷库、添冷链车;农产品加工企业反映品牌影响力不足,政协委员就联合企业搞“道州好物”专场直播,给道县本地特色农产品讲故事、赋文化。
如今,道州把截萝卜成了“头牌”,道州脐橙、道州红瓜子等特色农产品也跟着搭上电商快车。从宋代贡品到现代网红,从田间地头到云端货架,道县特色农产品的“逆袭路”上,政协委员的“金点子”、政府部门的“实举措”、工作室的“新玩法”,正合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甜蜜篇章”。
作者:胡首攀 编辑:何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