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宁远县政协联合县文化馆、学校、非遗文化传承人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拓片展览、高源土陶手作等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本土非遗魅力,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
“快看,我的杯子漂亮吧?” 宁远县高源土陶手工体验区的学生李依依自豪的拿着亲手制作的杯子问同学。在高源土陶手工体验区,宁远县高源土陶非遗传承人陈各辉及政协委员骆军英,从揉泥、拉坯到塑形,手把手指导学生制作陶杯、陶罐,讲解这项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背后的匠心与智慧。泥土在指尖的揉捏中化作器物雏形,学生们惊叹于“土与火的艺术”,纷纷表示“原来家乡的非遗这么有温度”。数十幅承载地方历史记忆的文物拓片在宁远县文化馆依次陈列,政协委员邱小勇结合拓片上的碑刻、纹饰,生动讲解宁远本土的人文故事与历史脉络,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触摸文化根脉。
“让非遗从‘保护名录’走到‘孩子眼前’,是我们推动活动的初心。”参与活动的政协委员邱小勇说:拓片与土陶既是宁远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不仅能让青少年直观感受非遗的独特价值,更能在实践中培育“本土文化自豪感”。非遗文化进校园,通过“课程+实践”的模式,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为本土非遗的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作者:蒋嫦春 编辑:曹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