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处着手,站高处建议
不知不觉中,从事政协工作跨6个年头,在政协组织的培养下,我也从一个政协工作的入门者,渐渐成长为对政协工作有深刻理解的政协委员。6年来,我履职的最深体会就是:从小处着手,站高处建议,在细微处体现政协工作的不平凡。
记得2019年4月12日,那是我初到政协报到,那一时刻,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同时也是迷惘的。我原来同政协工作的接触,就是答复委员们提出的提案,在工作中接受委员们的监督。但政协工作干什么、怎么干,真不知道。幸亏有政协班子的言传身教,有各位同事的提点指教,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虚心请教,让我逐渐入门。平时主动参与其他委室的各项监督、调研,让我对政协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几次参加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让我对政协工作有了更高层面的理解。
回顾几年的履职经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些意见建议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解决、落实。在九届四次会议上,我撰写的大会发言材料《关于建立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恢复我县生猪养殖产业的建议》获得大会发言材料一等奖,所提的意见建议,在之后的年度也逐步得到落实。
2020年,在针对我县普高教育问题的界别协商会上,我提出了尽快恢复一中高中办学的建议,建议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响应,并写进了2020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当年还撰写了《关于我县河道治理的调研报告》,在报告里,针对我县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治理理念,加快生态水系建设,保障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营造‘河清岸绿’的河道环境”的意见建议,在之后的舜水河治理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这一建议在实施。
2022年,我撰写的《加快推进蓝山文旅‘五来’工程建设,助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调研报告里,提出了修缮童峰塔的建议,现在已经得到了回响。
自己的意见建议得到采纳、落实,给我几点体会。体会一,委员履职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意见建议得到落实,并不是说我提出的意见建议有份量,而是意见建议的提出,广泛听取群众心声,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只有我们提的意见建议符合民心,顺从民意,当条件成熟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被采纳。体会二,委员履职要多了解政策,不讲外行话。了解政策,一方面要了解国家、省、市等上级层面出的的各类相关政策文件,必要的时候,针对某一专业问题,还要了解国际上的专业处理方式,学会抄作业。另一方面,要了解我县现在的实际做法,不能说县里已经在落实的政策,也去随便提建议。如果是政策不完善,我的做法是写出社情民意,向上一级提出群众的呼声。体会三,委员履职要有高度。当我履职调研的时候,至少要从全县一盘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府视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尽量不用平视的角度发现问题,因为平视会遮挡我的部分视角;更不能用仰视的角度,因为用仰视的角度,只会让我成为一名鼓掌委员、投票委员。
以上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履职经历,谢谢大家。
作者:唐昭旺 编辑: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