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政协调研春耕生产工作

一年之际在于春,正值春耕农忙时节,3月26日下午,蓝山县政协组织农业环境资源界委员和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塔峰镇雷家岭、花果园、保干村等地,开展春耕生产调研,送农业技术下乡

雷家岭村的田野间暄风送来阵阵农家肥发酵后的浓郁气味,农民正在田间翻耕、播种,油菜花随风摇曳,形成一幅浑然天成的“人勤春早”美丽画卷。种粮大户雷志亮站在自己3个工厂化集中育秧大棚前说,“我流转了1300亩农田,投资170余万元建了15亩育秧大棚,你们看,在县里和镇里技术人员指导下育的秧苗长势良好,再过十天就插秧了。”县政协委员、塔峰镇党委宣统委员胡浩介绍:全镇大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退经还粮“非粮化”整治培育发展种粮大户127户,建成工厂化育秧大棚7.45万平方米,预计水稻扩面5000余亩。雷志亮信心满满,表示明年还要就近选择一处建设用地,新建2处涉农工厂,扩面20亩大棚,希望得到政府的奖补扶持。同行的县农业农村局专技人员仔细查看了秧苗长势,提醒雷志亮在大风天气一定要关闭大棚全部门窗,以免大风长驱直入对大棚和秧苗造成损伤。

“两年前,这里还是被洪水冲毁的河滩地。”在舜水河畔的花果园村,蓝山县博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才庆自豪地指着自己投资500万元建成的3万多平方米水稻集中育秧基地说。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这里是蓝山县规模最大的水稻集中育秧基地,前些天,全县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这里召开。蓝山县早谋划、早部署、早发动春耕备耕工作,落实早稻种植意向面积12.5万亩,调运储备种子360吨、化肥3150吨、农膜9.4吨、农药96吨、秧盘275.4万个、育秧基质410吨,充分满足春耕生产需求。目前,已建成集中育秧设施15.46万平方米,完成集中育秧9.67万亩,早稻插秧可比去年提早2-3天。交谈中,彭才庆着重介绍了自己关注到湖南日报推出了《跟着院士去种地》三农专题栏目,由衷地感慨,“科技种田才能让农民更有赚头”。他提出今年在葡萄园中套种蔬菜的计划,得到了委员们和农技人员的一致赞同和支持,鼓励他大胆探索,把科技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刚走近保干村集中育秧大棚,就听到大棚顶上薄膜“哗哗哗”作响,农技人员迫不及待地上前嘱咐正在施工的工人要把薄膜绷紧系牢,否则影响使用寿命。益裕农业有限公司的集中育秧大棚是2024年底才开始新建,目前正在收尾阶段。公司共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8000平方米集中育秧大棚,购置了无人机、播种机、育秧机,春耕生产的一应物资准备齐全。

调研组表示将针对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的蓝山的大型农机销售价格比周边县区高,企业和种植大户都想购买更便宜的农机,但又担心享受不到农机购置补贴的问题,及时赴县农机事务中心和相关销售企业开展调研,查找真实情况和政策兑现短板,聚焦全县“三农”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为蓝山农业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廖锦兰 陈卓 唐盛利    编辑:陈律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