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 永州市市县两级政协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培训心得感悟(一)

  编者按:2025年7月21日至25日,永州市市县两级政协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培训班在南京大学举办。全体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分别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现予以选摘、分期转发。

  江华瑶族自治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唐卫平

  创新守正  再上台阶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新颖、实用,让我收获颇丰、思维更清,也让我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创新守正的理念推动政协工作再上台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概而言之,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培训学习与履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

  一、学有所悟:创新理念,乘风破浪

  1.学到了信息化建设要创新赋能。一是革新理念,突破传统。《人工智能新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挑战》的全新讲解,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必须树立“互联网+政协”理念,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政协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履职工作更加高效、智能、透明。二是技术引领,提升效能。培训中介绍的前沿信息技术,如区块链、云计算、智能体等,为政协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可能,有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平台。三是创新拓展,增强履职。除了传统的办公和业务应用,政协信息化建设还可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如建立健全线上协商平台(或委员工作室),开展远程协商、网络议政等活动,提高协商的开放度和参与度。

  2.学到了新闻宣传要创新笃实。一是政治引领,突出特色。政协新闻宣传讲政治是首要站位,必须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在此基础上,再突出政协的特色和优势。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能力。二是创新形式,多元融合。《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课,深度剖析了“苏超”为什么能火?从根本上看,是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也是对人文经济学的一次创新实践,实现了赛事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一体共生和多元拓展。三是拓展渠道,协同联动。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加强合作、互动交流,建成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新媒体矩阵体系,全面提升政协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苏超”之火,恰是实例,启发深远。

  3.学到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创新推进。《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课,从讲政治高度、想领导之所想和拓宽大视野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要在“四力”上下功夫创新推进。一是“眼力”要利。针对一些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共性问题,做到选题精准、超前,能瞬间抓住眼球。二是“脑力”要灵。善于研判,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机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脚力”要勤。“高手在民间”“办法在基层”,深入一线,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做好调研分析。四是“笔力”要深。反映社情民意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要从鲜活事实提炼抽象研究,创造出可复制性的经验模式。

  二、学有所思:查找差距,迎难而上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通过培训学习,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江华政协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离高标准的工作要求还有差距。一是部分政协委员和工作人员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工作履职,积极性不高。二是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三是推动工作创新的方式和手段还不够多,尤其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还是短板,需要进一步强化措施,着力推进。此外,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以及保密工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不断加以防范。

  三、学有所成:有效转化,奋勇直前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秉承南京大学校训精神,我们将把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创新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1.不断加强学习,提升履职能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学习政治理论和政协业务知识,提高政治站位和履职能力。持续学习信息化新知识、新技能,积极应用各类履职平台,将数字化手段融入提案、调研、协商、监督等各个环节,做“智慧政协”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2.坚持学以致用,赋能实践创新。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在信息化建设中,推动政协信息化平台优化升级,尝试运用新媒体,提升政协工作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新闻宣传工作,鼓励引导创作更多有影响力、有感染力的宣传作品,讲好政协故事,唱响政协好声音;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练就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和提炼建议的“绣花功夫”。在“准、实、深”上下功夫,努力提供更多有见地、有价值、能落地的社情民意信息,切实当好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3.加强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作出表率,团结一切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在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与政协各委室、各界别、各个委员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多方协商形成共识,共同推动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要积极引导委员发挥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政协的各项活动,为政协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东安县政协  雷弋

  学习赋能强本领  凝心聚力启新程

  “永州市市县两级政协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学习班”5天的培训,既有理论武装的深度,又有现场教学的厚度,更有交流研讨的温度。这座兼具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的城市,以其“天下文枢”的开放包容,与人民政协“团结民主”的主题交相辉映,让我对新时代政协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使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学思践悟,汲取理论养分

  《推进政协履职“四个能力”建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政协委员不仅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要具备扎实的调研能力、精准的表达能力和高效的沟通协调能力。履职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升政治素养,时刻保持对国家方针政策的高度关注,确保在履职过程中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扎实细致的调研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奠定坚实基础。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委员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如何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这堂课让我们增进了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努力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撰写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人工智能新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挑战》的讲座,让我们领略科技发展的巨大魅力和无限潜力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作为政协新闻宣传和社情民意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协工作中的应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政协履职提供数据支持;借助人工智能辅助写作工具,提高新闻稿件和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写效率和质量。

  二、实地感悟,传承红色基因

  在南京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我们重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镇江世业镇视察之路,参观南京条约史料馆和渡江胜利纪念馆。每一处足迹,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乡村振兴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深受震撼和教育。在世业镇永茂圩老党员洪家勇的家里,习总书记考察时说的“你们的生活环境比这画更漂亮,全国老百姓如果都这么幸福就好了”仿佛就在耳畔,让我深刻体会到总书记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的厚植为民情怀。在渡江胜利纪念馆,一件件泛黄的历史文物、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革命岁月。英雄先烈们为了国家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给我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爱国主义教育课。在恢弘的英烈浮雕前,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中共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移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三、学以致用,书写履职新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次行动的号角。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学以致用,把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在政协新闻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同时,要弘扬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校训,养成终身学习学风和习惯。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舆论导向,突出政协特色,讲好政协故事;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政协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积极宣传政协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和履职成果,展示政协委员的风采,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政协、关注政协、支持政协工作。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方面,我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为民情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加强与政协委员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引导委员积极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注重提高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做到选题精准、内容真实、建议可行,切实为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发挥作用。

  

  永州市工商联经济联络部  张点为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让我系统学习了政务新媒体运营、社情民意信息收集与反馈、人工智能前沿应用等课程,还深刻体会到了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以及反映社情民意对于工商联工作的重要意义。以下是我此次培训的几点深刻体会:

  一、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工商联服务效能

  《政务新媒体运营与管理》课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数字技术在提升工商联服务效能方面的巨大潜力。通过借鉴政务新媒体运营的成功经验,我意识到工商联可以搭建类似“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模块,实现企业诉求的线上提交、分级流转和限时反馈,从而有效破解政企沟通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行业共性诉求,可以为工商联的团体提案和社情民意提供有力的量化支撑,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二、以宣传矩阵讲好工商联故事

  《国情、民生与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解析》课程中的分享,虽然主要聚焦于宏观经济与社会问题,但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工商联宣传工作的新思路。工商联应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宣传品牌,如“企业家大讲堂”,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和民营企业家交流、解读涉企政策,以亲历者视角增强宣传内容的可信度和吸引力。同时,建立“案例—建议”转化机制,将工商联调研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转化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通过媒体报道推动问题解决,形成“宣传—协商—监督”的闭环。此外,强化区域协同传播,联合各县市区工商联、各直属商协会组建“大宣传”格局,共享基层商会动态,提升基层声音的上传效率,共同讲好工商联助力“两个健康”的故事。

  三、以社情民意“微建议”服务发展大局

  《如何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课程,深入剖析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核心要素与实战技巧,强调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需具备政治高度、领导视角与国际视野,不仅是为了信息报送,更是为了辅助决策。同时,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应讲求需求意识,紧密对接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与服务。此外,要注重组织能力,实现跨学科、跨界别、跨层级的资源整合。通过学习,使我们深刻理解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方法,这对于提升我在工商联工作中反映企业诉求、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很有帮助。

   编辑:王妙婷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