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政协: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孩子说食堂的菜有时候味道怪怪的,会不会是食材不新鲜?”“有些学校食堂的后厨,咱们家长也看不到,总有点不放心。”在道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围绕校园食品安全展开热烈讨论。经过前期深入走访调研,委员们发现部分学校食堂存在食材采购溯源不清晰、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不严格、后厨卫生监管有盲区、供餐单位资质审核不细致等问题,这些“小疙瘩”成了家长们的“心头忧”。

    针对这些痛点,欧阳国乾、何小明等委员联合提交《关于强化校园食堂及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与规范的提案》,建议从“源头管控、过程监督、人员管理、家校联动”四个方面发力建立校园食材“阳光采购”平台,要求供应商公示资质和检测报告;推动食堂后厨“明厨亮灶”全覆盖,实时监控操作过程;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健康培训和考核,杜绝带病上岗;组建家长监督委员会,参与食材验收和菜谱制定。此外,还有委员提出《关于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的建议》,细化到餐具消毒频次、学生营养搭配等具体环节,为校园食品安全“织密防护网”。

    委员们的提案很快得到承办单位的积极响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等部门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对照提案建议制定“一校一策”整改方案,一场守护师生“舌尖安全”的行动迅速展开。在食材源头管控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教育局搭建“道县校园食材采购溯源平台”后厨监管方面,“明厨亮灶”工程加速推进。同时,县教育局联合县卫健局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培训月”活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则建立“每月抽检+随机飞检”机制。通过多措并举,全县学校食堂管理焕然一新。

    “提案办理不是‘一交了之’,关键要看到实效、形成长效。”道县政协将校园食品安全提案办理情况纳入重点督办事项,组织委员开展“回头看”。在道县六中食堂,委员们看到食材仓库分类存放、标签清晰,后厨工作人员穿戴整齐、操作规范,学生们有序排队取餐,脸上满是满意的笑容。“以前有委员反映食堂地面油污多,现在不仅地面干净,还新增了防滑垫,细节做得很到位。”省政协委员、政协副主席朱渝娟实地调研后表示。

    如今,走进道县各中小学食堂,食材溯源公示栏、“明厨亮灶”显示屏、家长监督意见箱已成为标配,师生吃得安心、家长看得放心。“校园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我们会持续关注,让提案成效落地生根,守护好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道县政协主席刘忠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优势,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再升级,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胡首攀    编辑:何盘博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