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新田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走进“土老板”在新田县工业南园的直播现场,香气诱人的新田血鸭吸引众人围观,新田县非遗永州血鸭传承人唐土顺正在现场翻炒血鸭,并给鸭子“上血”。
“通过抖音账号‘永州血鸭’‘永州五谷血鸭’‘土老板’等直播推广,年销5-6万羽土麻鸭,2023年销售额达30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500万元,预计2025年营收将超800万元,全网粉丝量超30万,品牌辐射全国。”唐土顺向政协委员介绍。
非遗传承,关键在人。随着行业发展,“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逐渐浮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承载着先辈心血与智慧,亟需凝聚社会各方力量,让非遗拥有更好未来!”在新田县政协全会上,特邀界政协委员郑玉平提交了《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建议》,以提案为媒,积极为非遗传承发展鼓与呼。
“新田是文物大县,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责任重大。该提案与县政协文史重点工作高度契合,为系统性破题提供了新思路。”新田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郑龙杰的评价,道出了委员履职与政协工作的同频共振。循着这一思路,新田县政协与相关部门迅速部署开展工作,致力于编纂文史书籍留存文化根脉、搭建新媒体矩阵扩大传播声量、培育非遗IP激活产业动能等务实举措,为非遗在新时代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非遗传承的文化沃土上,新田县政协化身文化“寻宝人”。他们脚踏泥泞,叩访古建筑,在岁月斑驳处探寻文化瑰宝,历经数载打磨,《新田文史》共辑录新田县域内312座古凉亭、109座古桥梁、64座古塔惜字炉和252座古祠堂的丰富史料,为世人留存了珍贵记忆。今年,新田县政协将“新田历史文化遗存探寻”作为一项专题协商内容,为真实记录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特点,拟计划编印新田非遗书籍。
立足新田县委关于非遗与农文旅融合发展部署,新田县政协党组高度重视,明确由一名副主席牵头负责“新田历史文化遗存探寻”专题协商工作,成立4个非遗资料收集小组,目前已经收集整理15项非遗项目,其中,新田剪纸、陶岭三味辣椒制作技艺、新田血鸭制作技艺、民间谚语、新田木雕、南嶽狮子、刺绣、瑶族唢呐演奏、白茶制作技艺、成年礼庙会等10项已经形成初稿。“加强与旅游、教育等部门的合作,将文史资源融入到旅游线路开发、学校乡土教材编写中,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文史力量。”新田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诚说道。
“非遗工作一头连着灿烂悠久的文化传承,一头系着乡村振兴与经济增长的重任。”新田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的工作总结非常亮眼:今年1-8月,好物推荐活动带动非遗文创、富硒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5%,预计拉动消费1800万元;正在运营的永州血浆鸭食品有限公司,以“非遗+产业+文旅”模式,未来三年,公司目标营收将突破1500万元;开展“非遗三进”活动,申报一批县、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培育有基础的传统技艺入库,持续做好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的传承发展。今年计划将2项民俗、3项传统技艺、2项传统医药、1项传统美术申报县、市级保护名录;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通过非遗宣传、演出、文物捐赠等,邀请广大游客和市民畅享“非遗体验”、品鉴“非遗表演”、共赴“非遗之旅”,共同享受非遗独特魅力;新田芙蓉学校剪纸工作坊、龙泉五小的扎染工艺教学、门楼下瑶族乡学校开展的刺绣“带徒学艺”;瑶族长鼓舞、舞龙舞狮等一个个校园非遗特色传承项目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新田绣花手工枕,承载着古老宫廷御用贡品的制作精髓,展示了传统非遗与现代理念的和谐交融......非遗与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深度结合,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作者:县政协 侯玲芳 编辑:刘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