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下的魏源思想,如何启发乡村振兴?——石头记银花社暨“魏源与经世致用”主题读书会在隆回举行

9月11日至12日,由石头记读书会组织的“魏源与经世致用”主题读书会在“全国文明村”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开讲。来自省内外的100多名魏源研究爱好者聚焦魏源思想,深入挖掘魏源“睁眼看世界”“经世致用”等思想的传承与实践,为当下中国乡村振兴“把脉”。

魏源经世致用思想对晚清湖南有何影响?他的思想对当下乡村振兴战略有何启示?在魏源的家乡隆回,数十位专家学者带领读书社员,一同走进激荡于时代浪潮中的魏源精神世界。

魏源思想的觉醒与余波

“魏源的思想推动了晚清湖南经世思潮的发展,促进了湖湘‘经世理学’的发展,为洋务运动提供了战略思想,成为变法维新的主要思想武器。”读书会上,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社科联原主席郑佳明以《魏源与晚清湖湘经世思潮》为题,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与在场书友们一起探讨魏源经世致用思想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对晚清湖南的影响。

“明清专制主义高度发展,闭关国政策和‘守成’思想带来空前的封闭与僵化……嘉道时期,民变四起、官吏腐败,国家治理危机四伏,外部威胁日益迫近。”郑佳明认为,在此时代背景之下,魏源提倡“今文经学”,从学统入手,解放思想,影响道统和政统。在江浙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双重熏陶下,魏源具备了当时极为罕见的宽阔的政治胸怀和远大的历史眼光。

1813年,19岁的魏源求学于岳麓书院,师从山长袁名曜。七年后,魏源举家迁至江苏,直到1857年逝世于杭州,客居江浙达37年之久。在浙江,他与经世派湘籍大员陶澍、贺长龄、汤鹏、唐鉴等二百多位重要友人交往,耳濡目染,获益良多。

“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对他影响很大,二人均有经世致用思想。他还深受浙东史学的影响,章学诚明确提出‘史学所以经世’的主张,魏源把他的很多文章都收入自己精心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中。”郑佳明表示,《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等著作“用事实说话,用自己的话说事儿”,通过讲故事来谈“经世致用”,打开了湖湘文化的新境界,把湖南人带入了新的世界和新的时代。

郑佳明总结道,从王船山到魏源,到谭嗣同,再到毛泽东,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湖南人在近代历史上革故鼎新,有所作为的宝贵思想武器。魏源功不可没。

魏源自称“积感之民”。从成长、问学、探索之路可以发现,魏源所深交和影响到他的人,几乎是末世的晚清最有学问、智慧和担当的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陈宇翔表示,“师友关系是一个人的社会活动圈子,是影响一个人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魏源交游很广,师友遍及全国。他们之中既有学术导师、思想同道,还有经世派督抚大臣,为魏源经世致用思想提供了实践机会。”

岳麓书社原社长、编审、船山书社副社长夏剑钦曾担任《魏源全集》主编,在他看来,“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觉醒第一人就是魏源”。

夏剑钦以《魏源爱国思想的三次飞跃》为题,深入剖析了魏源爱国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他认为,在编成《皇朝经世文编》后,面对鸦片战争的失败,魏源积感愤发,著《圣武记》《海国图志》,倡改革、医国病。魏源经历崇尚实学、倡导改革和师夷长技的三次思想飞跃,成为“民族之先觉,命世之大贤”,使古老而封闭的中国,逐步开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新风,民族逐步觉醒。

“魏源是一位伟大爱国思想家,从亲历抗战实践,用痛苦思索换来的民族觉醒。他是从清朝由盛转衰开始率先觉醒起,就不断思索、不断谋求救国良方,三次开启学术新风,使国人逐步觉醒的爱国主义启蒙思想家。”夏剑钦说道。

经世致用与乡村振兴

“湖南出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思想家,那个人就是魏源。”读书会上,著名学者、外交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袁南生以“师夷长技不仅仅以制夷”为题,结合自己丰富的外交实践,畅谈魏源思想与外交领域的交点。

魏源“悉夷”、“攻夷”、“款夷”和“师夷”的战略目的是要“制夷”,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袁南生指出,魏源提出的“以夷款夷”,便是互利共赢,这也是外交学术界经济外交的先声。

“洞悉夷情”,全面认识、了解世界形势是魏源外交思想的基础。他把“悉夷”作为“制夷”的先决条件,把了解世界作为对外战略提出。“以色列的‘基布兹’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有启示;义乌小商品、韩国泡菜畅销全球也是‘以夷款夷’的成功例子。”袁南生认为,当下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要站在“悉夷”的高处、想在“师夷”的大处、干在“款夷”的实处,以世界眼光、国际思维看待当下的乡村振兴。

此次读书会的举办地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曾获评“全国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有着生动的实践。

从特困村变成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60万元的小康村,向家村瞄准的是打造“生态旅游特色村”,紧紧围绕“体育+旅游”做文章。乡贤向长江前后捐款1.5亿元,对向家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全村实现了美丽“蝶变”。向长江表示,魏源注重实际、经世致用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如今,向家村的旅游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体育+旅游”极大地增强了体验性和参与度。

出生在隆回的魏源,作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开放的思想影响深远。如何积极用好、用活、挖掘好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把开放的思想融入全域乡村振兴发展中,打造符合隆回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

“我们要学习其他地区在乡村振兴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结合隆回特点优势,以点带面,推动全县的乡村振兴工作。我们将以这次主题读书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弘扬魏源文化和经世致用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隆回县委书记刘军说。

读书会上,畅销书作家徐志频以“近代中国百年变迁中的魏源”为题,梳理了近代中国的大事件,认为近代洋务运动观念兴起的源头,在“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曾国藩等一大批洋务实践的先驱,深受魏源观念的影响。周建刚、徐少文等专家分别以“还原一个真实的魏源”“睁眼看世界,开创魏源研究新格局”为题,发表了研究魏源的心得和体会。

此次读书会采取游学形式进行,先后参观了向家村、魏源故居等地,举办“向家杯”抖音短视频大赛启动仪式。通过主旨报告、主题论坛、实地观摩、缅怀魏源、篝火晚会、分组讨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走进隆回,走近魏源,把脉当下中国,聚焦乡村振兴。

文|政协融媒记者 邹嘉昊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