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省长任省级田长!湖南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

湘伴导读

众所皆知,在湖南,守河有“河长”,护林有“林长”,如今守护耕地的“田长”,也亮相了。

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将以“5+1”的组织体系,在全省全面推行田长制。在此之前,多地已先行试点,目前全省已有13个市、117个县市区实施了田长制,预计在9月底前实现全省全覆盖。

9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全面推行田长制新闻发布会。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田超 摄

为何要全面推行田长制,湖南田长们的工作和任务具体是什么,田长制将会为我省耕地保护带来怎样的积极变化?且听湘伴君一一道来。

事关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

土地是最珍贵的资源,耕地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

耕地保护一直有不可踩、不能越的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就耕地保护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一直念兹在兹,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湖南为何要全面推行田长制?

一方面,牢记耕地保护“国之大者”,落实中央耕地保护要求,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以政策手段保护耕地,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湖南耕地保护面临的压力不小。根据2021年12月公布的《湖南省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省现有耕地5443.40万亩,主要分布在常德、邵阳、衡阳、岳阳、永州、怀化、益阳和郴州等地区。公报直指我省土地存在耕地“非粮化”趋势明显、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耕地保护较为严峻的形势下,全面推行田长制,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迫在眉睫!

在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陈仲伯看来,田长制的全面推行,将是继河长制和林长制之后,湖南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又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沅江市草尾镇中联农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成片沃野,生机盎然。钟祖彪 孙帆 摄

土地的命运真正与个人责任联系到了一起

湖南吹响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号角,是省委、省政府日前正式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推行田长制的总体要求、组织体系、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

按照意见,我省田长制的组织体系可概括为“5+1”。“5”即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1”即由村“两委”成员、小组长担任的网格田长。

具体来看,省级田长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副田长由省委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副书记,省政府分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作的副省长担任;21个省田长制责任单位协同推进落实。

责任何在呢?市、县级田长对本地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粮食生产等负总责。乡级田长负责组织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工作。村级田长主要负责及时发现、制止、报告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开展劝耕促耕行动。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田长制的核心主要在落实责任,把保护任务逐级分解下达,责任到人,将监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东安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在横塘镇铁塔视频监测站点调试设备。该县积极搭建自然资源铁塔视频监测体系,数字化赋能“田长制”。严洁 付勇 摄

责任到人也并非嘴上说说,巡查时出现问题,要问责到位。耕地保护是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唯一的“一票否决”事项,也纳入了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和绩效评估范围。

这意味着,对于“田长”而言,土地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开始真正与个人的责任联系在了一起。

以田长制守护耕地成全国“潮流”

放眼全国,通过田长制来保护耕地,几乎成为“潮流”。山东、河南、黑龙江、北京等省(市),先后出台了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

北京的“田长制”,实行接任、离任交清单制度,把耕地保护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山东作为农业大省,早在2017年便在全省范围内开始探索试行三级“田长制”;河南系统推进网格化“田长”、“山长”制,助力保田护山。

湘伴君梳理发现,各地田长均因地制宜分成了“三级”“五级”或者“七级”等,如北京市推行市、区、乡镇、村四级“田长制”;四川初步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省级设立总田长,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黑龙江设置了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等7个层次的“田长”。

各地田长制的初期落实,也多先以“试点”方式推行,湖南也不例外,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试点成效还不错——

扎实推进了耕地全程一体化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障了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00亿斤以上 ;

仅今年以来,全省就核减建设占用耕地5205亩,建设占用耕地同比减少17.81%,全省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49万亩、闲置土地5.33万亩;

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我省卫星监测耕地净增加2.48万亩,迎来了耕地数量“进大于出”的历史性拐点。

浏阳市沿溪镇大溪河畔,蓝天碧水下,金黄的稻田正待收割。彭红霞 摄

将为湖南耕地保护带来“三个进一步”

全面推行田长制之后,湖南耕地保护是否会呈现更新气象呢?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文将积极影响总结为“三个进一步”:

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将进一步压实。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细化到乡(镇)、村组,落实到田间地块,全面做到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

全社会耕地保护合力将进一步凝聚。通过与河湖长制、林长制建立协同监管机制,以及构建属地管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无缝对接、全程一体化保护的工作机制,变“一家管”为“大家管”,全面增强工作合力。

粮食安全根基将进一步筑牢。立足“藏粮于地”,通过实施退化耕地治理,开展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耕作层土壤再利用等,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我们有理由相信,田长制的全面推行,将给湖南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全国4.5%的粮食、粮食产量稳定在年均600亿斤,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9月8日,双峰县永丰街道泥湾村,该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区的中稻迎来丰收季,当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李建新 刘伟平 摄

文|黄利飞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