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积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1月至10月,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额3565.54亿元,占出口总额77.3%。一大批民营企业,加快海外发展步伐。
省政协工商联界别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国际外贸形势复杂严峻,湖南民营企业“走出去”还面临诸多短板和不足。
为此,省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提交了《关于促进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 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建议》集体提案。
“湖南出海企业数量较少,占比过低,截至2024年全省出海企业3万余家,与沿海发达省份差距较大。”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漆平波介绍,省工商联民企运行问卷调研显示,湖南出海的民企中,80%的企业反映曾遇到各种国际化问题;76%的企业集中于传统制造业,新兴领域的投资比例偏低,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提案建议,成立湖南企业出海专门管理指导机构,制定中长期规划,孵化更多企业出海;鼓励数字经济、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等新兴领域的企业走出去;支持金融机构、法律服务跟随民营企业出海,为民营企业海外发展保驾护航;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和专项资金,降低国际化融资难度。以打造“11条重点产业链”为重点,注重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协同联动和系统集成,推动“融链强链补链”,实现“壮链延链创链”,助推湘企巩固本地市场、占领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积极搭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完善国际化合作机制,将企业出海遇到的难题及时反映给相关部门并加以解决。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