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持续推进!委员大会发言介绍“馆园融合”新进展

  “根据工作计划,拟于今年2月完成‘馆园融合’施工设计方案。”在1月13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来自文艺界别的省政协委员、湖南博物院古器物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舒丽丽作了题为《推进“馆园融合” 打造湖南文化新地标》的大会发言,介绍了“馆园融合”的新进展。

  1月13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省政协委员舒丽丽就“馆园融合”作大会发言。

  推动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是湖南建设文化强省、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部署。在省市区党委、政府、政协聚力推动下,“馆园融合”取得初步成果。

  “馆园融合”取得系列新进展

  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烈士公园,仅有一墙之隔。推动“馆园融合”,将有效缓解当前湖南博物院展馆面积有限、入院通道拥挤、周边交通拥堵等问题。

  “空间融通在加快。长沙市制定了‘馆园融合’规划,含博物院西门至南侧区域、公园芳草园至西大门,南北跨度约425米,总面积4.55万平方米。”舒丽丽在发言中说。

  舒丽丽进一步介绍,围绕空间融通,将改造博雅楼(原邮储银行营业楼)一层,新增博物院排队集散空间和出馆通道;拆除博雅楼以南公园现状围墙120米;新增游客服务建筑和融合广场;对博物院西广场和公园西门区域改造提质;开放公园西门对面省体育局停车场;协调融合区域的建筑景观风貌;启动了博雅楼回购,该楼将作为马王堆研究院办公场所,已完成平面布局及功能区划分。

  湖南博物院夜景。

  如何推动“馆园”千万级流量转化为消费行动,让网红变长红?

  舒丽丽在发言中建议,学习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新天地特色街区融合发展的做法,做实“馆园融合”,整合省展览馆、省体育馆、马栏山文创园、长沙党史馆、湖南米粉街等周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多种新经济业态集聚的5A级国家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示范区,推动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与东风路文化步行街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记者了解到,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提交了《整合资源 抢抓机遇 以“馆园融合”为核心牵引打造“长沙城市中央文化游憩区”》集体提案,建议高起点谋划,以“馆园融合”为核心牵引,打造具有湖湘特质、世界影响、青春气质、主客共享的“长沙城市中央文化游憩区”。

  政协倾力助推“馆园融合”

  “馆园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有各级政协的倾力助推。

  省政协多次组织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前往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开展调研协商,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和长沙市政府,助推“馆园融合”。

  湖南烈士公园是游客、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去年11月,省政协为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及省市区相关职能部门搭建常态化协商平台,明确一名副秘书长统筹,两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每周参加一次“馆园融合”发展协商会议,调度有关工作,研讨相关工作建议,及时为两家单位协调解决“馆园融合”有关问题。同时,助推两家融合主体单位按照“一体规划、同步推进”的原则,建立“馆园融合”工作专班,助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日,湖南烈士公园管理处收到了一份珍贵的文史资料——5位隐蔽战线湘籍烈士的图片和事迹材料。这份文史资料由省政协牵线搭桥,向省国家安全厅申请收集而来,填补了湖南部分烈士相关史料的空白。据悉,自去年11月以来,省政协向44个单位致函,为公园收集整理157位烈士的文物信息、图文资料,填补了134位烈士资料的空白。通过政协融媒矩阵,推出“讲好英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报道,支持公园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

  此外,省政协协调湖南博物院和湖南烈士公园开展文物信息、文献资料共享,博物院首次向公园提供10份文物信息。“目前,湖南博物院支持湖南烈士公园文物资料收集、展陈及文创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省直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加大对湖南博物院等事业单位开展类似文创产业的支持力度。”省政协副秘书长蒋秋桃介绍,省政协协调委员所在的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原创音乐剧《我辈青春》落户烈士公园,并完成多次展演。

  1月2日,红色音乐剧《我辈青春》在湖南烈士公园首演。

  据了解,新春之际,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将同步举办“守味湖南年”特展,在文创产品、红色藏品展陈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对“汉食”餐饮进公园等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肖君臻

  图 | 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 王宇轩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