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如火如荼,“歌舞之乡”吸引世界目光,“新疆是个好地方”响彻四方,一个开放自信、团结和美、欣欣向荣的大美新疆,展现在海内外观众面前。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七十载岁月如歌,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天山南北奏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开遍每个角落,新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籽籽相拥,瓣瓣同心。在党旗引领下,全区各级政协组织统筹推进,1万多名各族各界政协委员积极作为,全疆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凝聚起团结奋斗建设美丽新疆、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同心合力 画好最大同心圆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为新疆擘画蓝图、指引航向。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新疆各族人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持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疆各项工作的主线,政协要在这方面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多做工作。”2025年7月,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到自治区政协机关调研走访时提出这一要求,彰显了党委一直以来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期望。
“把牢工作主线、扛起政治责任,把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到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按照自治区政协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的部署要求,全区各级政协上下联动、同题共答,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议政建言,为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实践,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自治区政协打头阵、当先锋,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引导委员走在前、作示范。
理论武装得越彻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也就越明显。政协党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带领政协机关各级党组织“五级联动”,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等,铸牢中国心、中华魂。各专委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交流研讨不断深入;“新疆政协·雨露讲坛”邀请百名专家学者开展“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讲座;“书香政协”委员读书平台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17个主题读书群和45个读书专题……
广泛凝聚团结奋斗正能量。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带头赴新疆师范大学为师生讲授相关主题思政课;专委会组织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开展“书香政协”进企业宣讲活动;机关各党支部党员深入“双报到”社区宣讲、听取群众心声;自治区政协机关在巴楚县的驻村工作队组建宣讲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基层政协迅速跟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协各级联动举办读书活动90多场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各级政协联合开办委员履职专题培训班;政协喀什地工委持续推进委员“三宣”工作深入乡村、企业、巴扎凝聚共识;政协和田地工委与县(市)政协联合举办11期委员专题培训班,千余名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干部参加;昭苏县政协常态化邀请老模范、老党员讲历史、说政策;昆玉市政协探索创立“委员大走访大联络活动”机制,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事,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集体表彰。
每年,全区万余政协委员主动参加“政协委员走基层”、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面向群众宣传宣讲宣教、播撒石榴籽精神;全区各级政协持续12年统筹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自治区政协还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完善落实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发表意见、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落实同党外委员联谊交友和走访委员制度,持续增进大团结大联合。邀请港澳人士和海外侨胞列席、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代表旁听、外媒报道政协全会,组团赴东亚有关国家开展友好交往,促进与香港澳门地区的交流合作,凝聚侨心、汇集侨力,不断扩大“朋友圈”、画好“同心圆”。
集智建言 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让冷门绝学‘热’起来,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献文物佐证”……2025年6月,在自治区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常委、委员们围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力文化润疆”主题协商议政。
这是自治区政协连续第9年在每年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商议政。自治区政协相继跟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广普及等工作,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深入协商,通过常委会决议,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五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交出了政协答卷。
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自治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通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形式,聚焦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创新拓展疆内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重大议题开展协商活动,形成的一批对策建议推动解决了各族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凝聚了各方智慧力量,扎实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提案也是推动“铸牢”主线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2024年,自治区党委“一把手”领衔督办的政协提案,就是由4件提案并案而成的《关于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提案》。在办理单位努力下,一批建议落地为政策措施:自治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开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兵地联手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多措并举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新疆大地上,到处是石榴结籽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场景。
自治区政协以打造重要履职品牌为引领,实现了“党政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这项重要机制在14个地州市政协、107个县市区政协的全覆盖,推动一大批意见建议被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盘”:政协阿勒泰地工委推动解决了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挖掘地区历史文化等问题,政协阿克苏地工委促使打造世界龟兹文化旅游目的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政协推动了城区快速公路及高质量园区建设等一批重点提案落地见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履职主线结出累累硕果。
自治区政协积极助力我国宗教中国化。创新召开“和谐共行”座谈会,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切实增强“五个认同”;多次走访国内民族宗教领域专家学者等,深入探索宗教领域治理的“长治”之策;常态化召开宗教界人士座谈会、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情况通报会等,支持引导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引导宗教更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多次开展的民主监督性调研成果,转化成为新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助推器”。
在自治区政协带领下,基层政协也重点围绕“铸牢”主线开展深入协商。乌鲁木齐市政协推动“齐商量”品牌成为区县政协履职载体,持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议题开展协商75次,以好“言值”赢得了好口碑。吐鲁番市政协每年协商选题中与“铸牢”相关选题比例超过1/3,连续4年切题协商成果大多转化成了政策文件。政协塔城地工委搭建“塔协商·诚建言”平台,围绕群众关注的“关键小事”开展微协商800余次,解决问题1000余件。裕民县政协开发全疆首家“智慧政协”系统,创新开展“点题协商”活动上百场,“铸牢”成为必答题,实现服务各族群众“全程在线”。
润心聚魂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2024年岁末,有着“新疆文学高峰”之称的“天山文学奖”诞生。这个由自治区政协全会期间一场联组讨论催生出的文学奖项,从提出建议到组织评选、颁发,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凸显了政协优势、彰显了政协力量。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政协把推动文化润疆作为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任务,以多种形式助力以文润疆——
开展专家协商,推动新疆首批25家特色博物馆挂牌成立;建立“环塔里木盆地综合文化研究”联动协商机制,持续关注西域都护府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出综艺节目落地新疆拍摄建议,节目播出后火爆全网;助力木卡姆、玛纳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和创新发展;促进石窟壁画数字化保护技术在全疆推广……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自治区政协通过丰富多彩的履职活动,持续为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政协动能——
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展、新疆政协成立70周年光辉历程展等展览,引导各族各界人士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组织“寻找最美读书声”短视频征集活动,以“书香政协”建设助推书香社会建设;做精文化文史特色文章,完成8个专题的文史资料征编,组织全区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交流活动……
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协新建文史馆,大力开展铸牢主题理论研讨及文化交流等活动,在《昌吉日报》开设“口述庭州”文史资料专栏;哈密市政协联合高校持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哈密史证研究”课题研究,32项成果提供理论支撑;克拉玛依市政协开门办文史,抢救性收集了一批长达80余万字的史料;石河子市政协将“军垦文化”元素融入文艺创作,举办主题展览、非遗展示等活动200多场次,参加群众5万多人次。
“民族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自治区政协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创设“疆企·主席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等特色履职品牌,切实以高质量履职服务改革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围绕“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高标准建设新疆自贸试验区等深入协商议政,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围绕推进南疆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等问题深度协商,千余条建议正在推进落实……
厚民生才能安民心。全区各级政协始终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不断提高议政建言精准度,切实服务民生实事落实——
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推动政协组织包联的10个深度贫困县、446个贫困村、8900多户贫困群众如期摘帽、退出、脱贫;持续开展教育、科技、健康等扶贫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千企帮千村”“民营企业南疆行”等活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天山南北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
各级政协委员还以增强认同为目标,大力推进文化润疆,多层次、全方位讲好新疆故事——
“希望大家来新疆旅游,交个新疆朋友!”2023年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新疆全国政协委员海尼扎提·托呼提热情为家乡“打call”的一幕,让无数人对新疆心生向往。
新疆全国政协委员迪丽娜尔·阿布拉、木亚赛尔·托乎提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分别围绕《让中华文化浸润人心》《文旅融合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作大会发言,推动中华文化涓涓细流汇聚成河。
在2025年初召开的自治区两会期间,6位委员在“委员通道”上围绕新疆能源产业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回应社会关切,深情讲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新时代新疆故事,于润物细无声处拨响团结奋进心弦。
如今的新疆大地,全区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筑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钢铁长城。
新征程上,全区各级政协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进一步提振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精气神,高质量承担起“落实下去”与“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不断巩固深化履职成果,积极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更多政协力量。(张迎春)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