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村里可以实施“红色贷”,在同等贷款条件下,贷款利率更优惠、授信额度更高、授信程序更简化,还可免抵押免担保,龙山县茨岩塘镇凉水村的乡亲们乐开了花。
60个“红军村”率先建立“福祥e站”
10月12日,凉水村等6个红军村被授“福祥e站”牌,这是湘西州在创新信贷方式和手段上,计划对第一批60个“红军村”(农户、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率先建立“福祥e站”,构建“非现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一门式”综合服务平台,为老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贴心的金融服务。
这是今年3月以来,湘西州政协与州委党史研究室、州财政局、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人民银行州中心支行、省农村信用联社湘西办事处等单位联合开展的“红军村红色贷,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成果。该行动旨在重点支持红军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改变革命老区相对落后面貌,助力“红军村”全面振兴。
为了推动这项行动顺利开展,湘西州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多次深入革命老区,围绕脱贫攻坚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并联系相关单位,先后三次座谈,在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共同推动“红军村红色贷,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有序有效开展。经相关单位认真讨论,形成了《关于开展“红军村红色贷,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
“红军村”如何认定?
按照“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全州红色政权建立地、红军部队驻扎地、红色战斗爆发地、红色事件发生地、红军部队经过地、红军战士出生地”等条件,由各县市上报,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为红军村。第一批对60个“红军村”(农户、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红色贷”,时间为2021年至2025年。
对“红军村”实行整村评级授信,实现评级、建档100%;立足让利“红军村”,在同等贷款条件下,实行贷款利率下调、授信额度增大、授信程序简化、免抵押免担保政策,基本实现农户和经济组织愿贷尽贷。同时倡导其它涉农银行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积极参与。
入户入村走访,活动有序开展
自6月11日州政协办下发《关于开展“红军村红色贷,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通知》以后,相关单位迅速行动,制定了相关细则,特别是全州农村商业银行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积极开展入户入村走访,了解“红军村”资源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情况,摸清农户和经济组织信用需求和状况,并广泛宣传“红军村红色贷,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相关政策和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目前活动开展有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保靖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红军村红色贷”,在同等贷款条件下,实行贷款利率更优惠、授信额度更高、授信程序更简化、免抵押免担保政策。龙山县农村商业银行决定对“红军村”农户和经济组织贷款在原利息基础上下浮20%,在对茨岩塘镇红色文化广场、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信贷资金5300万元的基础上,大力支持老区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10月12日,已走访首批60个“红军村”(农户、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重点产业及农户8005户,预授信9639户,授信金额46604万元,已办理红军村贷款户数2029户、发放贷款21471万元。
参与该活动的湘西州政协研究室主任梁远平认为,湘西州革命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但由于地处偏远,至今并不富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红色湘西,湘西州政协联合金融机构,开展“红军村红色贷,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得到老区人民热忱欢迎,积极参与行动,现办理贷款超2亿元,得到州委、州政府充分肯定,弘扬了红色文化,对加快老区建设、改善老区人民生活、促进老区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