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省政协系统大力推进政协委员工作室“扩面、提质、增效”,全省实现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全覆盖,政协委员入驻委员工作室全覆盖,线下委员工作室入驻政协云全覆盖。
通过设立在社区、企业、园区、村庄等地方的线下委员工作室和政协云平台的线上委员工作室,各级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心用情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了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协商民主的渠道、汇智聚力的平台。一起来看看省政协委员的履职故事和体会。
省政协委员、湖南诺贝尔摇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洪:
“安营扎寨”群众身边,履职更为经常
2021年3月5日,是非常难忘的一天。我在这一天迎来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那就是湖南政协委员学前教育工作室成立。
在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的指导下,我召集省学前教育界16位省、市、区(县)三级政协委员联合组建了这个政协委员工作室。
作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20多年、履职两届的政协委员,我深刻感受到自从成立了委员工作室,政协委员履职更实更接地气了。委员工作室是一个专业精准、极具界别特色的履职平台,能够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界别优势和专业所长,为政协委员履职开辟了更多渠道。
三级政协委员联动,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专业所长,既能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也能上下联动推动相关政策在各级落实落地。而且有了委员工作室,教育界三级政协委员就有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可以协同履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湖南政协委员学前教育工作室履职明确了目标:打造委员学习共同体,搭建各级政府与学前教育行业协商交流平台,开启各级委员联系群众需求的窗口,建立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民间智库。
这一年,是政协委员履职与界别群众深入交往交流、走深走心的一年。
委员工作室通过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会”等活动,面向社会各界阐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传播政协协商形成的共识。结合委员工作室征集到的群众声音,提交微建议3条、提交《推进武术进校园》等提案5份,畅通了学前教育界别群众表达诉求、反映意愿的渠道。
同时,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界别委员的优势,高度关注学前教育立法问题,联动委员深入永州、衡阳幼儿园现场调研,收集行业对《学前教育法》的建议。我还参加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组织的《学前教育法》(送审稿)建议座谈会,代表湖南学前教育界建言发声。
委员工作室积极组织讲好革命故事、红色故事,先后开展了匡互生、杨昌济、钱学森、黎锦晖等知名历史人物的故事大赛和教育思想研讨会,先后有1万多幼儿家庭参与,传承红色文化,播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了有益的探索。
“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我们很近”,我和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一起“安营扎寨”在百姓家门口,大家履职更主动,关心群众更经常。
每当看到群众从委员工作室离开时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时,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更强了。
省政协委员、江永县副县长李红:
用好委员工作室是关键
2021年是委员工作室建设大力推进的一年。作为省、县两级政协委员,我深深感悟到:要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建在乡镇、社区、街道的委员工作室就在他们身边,建好是基础,用好才是关键。
委员工作室是政协委员与界别群众联系交流的重要平台,联系和服务好所在界别的群众,就是要以委员工作室为载体,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2021年,我通过委员工作室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参加了县政协“社科少民工青妇”界别联组委员工作室线下值班2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条;参加省政协少数民族界别委员工作室线上值班1次,围绕“乡村振兴之人才振兴”主题值班,收到的留言均作出了回复;为群众办实事3件。
2021年4月,我在江永县政协妇女儿童维权委员工作室值班时,一名妇女反映自己长期遭遇丈夫暴力,希望能帮助解决。随后,我及时与法院婚姻家事法庭的法官联系,也同步请乡镇协助取证家暴行为是否属实。经调查事件属实后,在我们的助推下,法院向施暴者发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其形成震慑,从法律层面维护了这名妇女的合法权利。
结合在委员工作室值班收集到的社情民意,5月10日,我在政协云提交了《关于民政部门与法院之间婚姻信息互联共享》的微建议。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贺安杰领办了这条微建议,并率队到省高院开展现场协商办理。依托电子政务外网,省高院与省民政厅建立了婚姻登记数据共享通道,实现了婚姻登记信息共享常态化。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通过委员工作室、微建议等履职方式,可以及时反映问题,联络沟通相关部门办理,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让我感到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
文 政协融媒记者 唐静婷 陈慧东
编辑 | 吴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