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工作的核心在委员,潜力在委员,实力在委员,活力在委员。今年以来,永州市零陵区政协找准政协定位,履行政协职能,发挥政协作用,不断调动委员履职的积极主动性,让闭会后委员活动有平台、履职有保障、管理有机制,让委员学起来、动起来、干起来。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以党建促履职。建立区政协党组成员联系界别中共党员委员、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的“双联”制度,各界别委员工作室均成立功能型党支部,79名中共党员委员与119名党外委员结对子,以中共党员委员为骨干,组织、引导工作室委员紧跟中央和省市区部署,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确保党建与履职同频同振,同步提高。
二是强化平台建设,以界别促履职。将委员全部编入10个界别委员工作室、16个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和2个乡镇委员工作室联站、1个“郑协商”委员工作室,同步创设29个线上委员工作室,实行“三统一两上墙”,统一工作制度、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标识标牌,制度上墙、委员照片上墙,设立委员信箱、开通热线电话、开展线上线下值班。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以机制促履职。制订《界别委员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明确委联委统筹协调管理,在平台建设、委员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上予以人、财、物保障,真正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协商民主的渠道,汇智聚力的平台。
四是强化民生服务,以实效促履职。通过委员工作室建设,以“强基础、见成效、创品牌”为目标,更加用心聚焦民生福祉、更加用情服务界别群众、更加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通委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经济界委员工作室通过“线上”值班,收到园区群众用水、用电、办证、公租房、公交车等意见建议50余起,回复处理率达到98%;“郑协商”委员工作室直接为小区居民解决办证、用水、停车、排污、路灯等一大批难题;各委员工作室委员上报各类民生事件和微建议1251件,处置归档1194件,处置率95%,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上书写了新一届委员履职新篇章。
作者:唐宇 李燕萍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