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领: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多重政治功能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步调一致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结合领会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经验启示,结合新时代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认真领会和贯彻党的二十大对人民政协事业的新要求,续写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提出,必须“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人民政协要充分认识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重大意义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主轴、主线和中心环节的要求,始终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定位、谋划、推动政协事业发展。

一要在实现中心任务中充分发挥多重政治功能。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多重政治功能,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二要进一步加强政协“三化”建设。党的十八大特别是第一次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以来,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对解决政协工作定性模糊、职能模糊、责任模糊、工作方式模糊问题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落实二十大的新要求,要着力从实现政协协商与整个协商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协调发展、巩固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效能的高度,来定位和规范政协“三化”建设,在完善协商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中稳步提高政协协商制度化水平。

三要进一步提高深度互动协商、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政协协商具体实践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协商需求不强、协商供给质量不高、重形式轻效果、重数量轻质量等情况。落实二十大的新要求,要从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群众观点和民主集中制意识、强化政协委员的担当意识和协商能力、强化政协组织的搭台能力和水平等多角度入手,进一步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充分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

四要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民主监督是政协制度的基本政治功能之一,是增进团结、促进合作、助推落实的协商式监督;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是政协组织发挥职能的基本方式,是扩大凝聚共识半径、拓宽团结面、画大同心圆的重要措施。落实二十大新要求,要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合理定位政协民主监督角色,丰富民主监督形式、完善民主监督程序和工作机制,搭建更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有效载体,更好发挥委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作者:李秀领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来源:《中国政协》2022年21期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