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桥镇政协委员工作室推行“四真工作法” 助力解决群众家门口民生问题

污水管道怎么改,美丽屋场怎么建,占道经营怎么治,公共厕所怎么设……一条条、一件件群众的揪心事成为突出民生问题。近年来,政协衡东县委员会杨桥镇委员工作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委员要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运用“四真工作法”,做实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用心倾听,用力推进,用情解决,将民生问题化为件件民生实事,最大程度地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2021年以来,杨桥镇政协委员利用委员工作室这一履职平台,依靠走访、值班、电话、微信等不同形式,访问农村居民500余户,收集社情民意160多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72个,协助完成美丽屋场建设4个,新增镇区公共厕所1所,协商整治占道临时摊位200余个,协商整改重大自建房安全隐患2处,拆除主要道路废旧广告160余个……。 

一、真诚倾听民声,建凝心聚力之室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杨桥镇政协委员把委员工作室作为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的主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起了一座倾听民声的“开放协商之桥”。每逢赶集日,政协委员工作室值班委员在线下定点接待群众的来访,把来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内容详细记录在《社情民意工作簿》内,由专人负责把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分类,通过《社情民意反馈处理单》及时向镇主要领导进行反馈和批示处理,确保民意“收得到、分得准、批得下、解得快”。

在今年6月全县开展的“知民情、汇民智、解民忧、聚民心”屋场恳谈会的活动中,杨桥镇香花新村姚家湾自然组所在的姚家屋场小组向村党总支书记,同时也是县政协委员的金定国反映,该组自然条件好,大家对建设美丽屋场也有着强烈的意愿,所以村民们都热切地希望上级党委政府能够给予支持,协助他们打造乡村振兴的“美丽屋场”。收集到这个社情民意后,政协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立即将此信息向镇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姚家湾屋场”已经成为全县的示范性美丽屋场。政协委员金定国常讲:“通过政协委员工作室的推动,美丽屋场建设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觉得身为政协委员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如今,杨桥镇政协委员通过委员工作室这个平台,已协助完成“美丽屋场”建设4个。让“民生”跟着“民声”走,杨桥镇政协委员工作室为政协委员倾听来自群众的声音提供了丰富稳定又真实可靠的沟通桥梁。

二、真挚汇聚民智,架民主协商之桥

共建的力量来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为了人民。充分了解群众真实意愿,汇聚好民慧民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才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杨桥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扬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民主协商精神,架起了一座与民共商的民主协商之桥。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比较密集,杨桥镇主街道占道经营的现象比较突出。历届党委政府和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对该顽瘴痼疾进行过多轮自上而下的整治,甚至在整治过程中产生过较大的冲突,但都收效甚微,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群关系紧张。针对这一现状,杨桥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利用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契机,通过“基层民主协商”机制,组织政协委员和相关主要经营代表进行协商议事。经过三次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一条获得大家一致同意的意见被提了出来:在门面外延1米划一条白色经营界线。这既圆满解决了老大难问题,不会再挤占交通道路,疏导了交通,也满足了当地经营户的实际需求,减少许多经营成本,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杨桥镇委员工作室扎实践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坚持“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每年都根据情况组织许多这样具有“人情味”的基层民主协商,如基督教会的自建房整改、农村垃圾池的建设与管理等等,解决了很多群众反映强烈和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信任和肯定。

三、真切排除民忧,开服务群众之窗

“镇里的中心区域到现在连公共厕所都没有,我们平常来镇里买东西,尤其是赶集的时候,特别不方便,要是政府能建个公共厕所就好了”、“是啊,我们这些在镇里租铺子经商的人,平日里生活也不是很便利”,听到许多街区群众吐露的心声,政协委员颜金山认真起来了。今年10月份,颜金山向政协委员工作室反馈了相关情况,经过委员们的商议和镇党委政府的研究决定,在县乡村振兴局的支持下,一座公厕很快开始建造,现在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了,极大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今年雨季,老粮站的一段围墙护坡因雨水冲刷,导致垮塌20余米,镇区北段主要污水通道堵塞,致使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政协委员工作室接到群众反映后,立马将情况汇报给镇党委政府,随后安排专业施工队伍迅速处理了垮塌现场,及时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街道管道文明施工问题、路灯建设问题、来料加工支持问题……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涉及群众的小事始终放在委员工作室入驻委员的心上,挂在委员的嘴上,落在委员的肩上。多年来,杨桥镇的政协委员通过委员工作室这个平台,解决民生实事问题72个,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跟进,样样有落实。

除了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急难愁盼问题,杨桥镇政协委员们的身影还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森林防灭火、信访维稳等工作中,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杨桥镇政协联络人向正秋说到:“政协委员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忠实履行委员职责,积极探索履职的新思路,竭尽全力为委员履职创造好条件,就是我的工作目标。”

四、真实反映民意,传群众关切之音

杨桥镇政协委员工作室以“小切口”反映民生“大问题”,以“小支点”撬动“老大难”问题解决,真实反映民意,及时为群众发声,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将基层政协有机地嵌入到了基层治理体系当中,为基层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强大正能量。

“隔壁村泽润猪场的环保出问题了,我们这里的猪场规模比泽润大,不知道这里的环保能不能搞好?”“对,我们要到政府去,到猪场老板那里去,他们如果不写好保证,我们就去阻工,去上访”……近年来,杨桥镇陆续建起了3个大型养猪场,对环保问题的担忧成为当地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委员工作室委员了解到这个信息后,迅速由工作室召集人牵头,组织政协委员对在建的县重点项目——鑫富兰猪场的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并对猪场建设方传递了群众的关切和关注,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要求。当前,鑫富兰猪场已投产运营,环保设施建设也通过了达标验收。

桥兴社区的居民反映正在施工建造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缓慢,文明施工存在短板。委员工作室立即组织委员视察调研镇污水处理厂,全面了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情况、后续运行资金来源和运营管理模式,并将社情民意向上反映后,相关工作也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肯定。

杨桥镇委员工作室还根据委员自身的特长创新履职方式,量身定做了“委员下乡讲党课”“委员下乡义诊”的委员履职新品牌。一个委员是高级教师,就请他为农村党员巡回上党课,很受当地村支两委和党员的欢迎;一个委员是乡村医生,特别擅长颈椎类的理疗推拿,就让他到各村进行颈腰椎保健类的宣讲和义务诊疗,特别受到当地老年人的喜爱。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政协委员的影响不断扩大。杨桥镇委员工作室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构建“委员下乡服务”的常态化、公益性机制,更为广泛、更为经常地服务群众。

杨桥镇党委书记彭贵禄说:我们要把政协委员工作室编成“连续剧”,让委员工作室“动起来”“实起来”“活起来”,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及时收集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及时帮助协调化解,对群众反映的一些比较集中、代表性强的问题组织专题调研,推动问题解决。

作者:向正秋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