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红”,也称“女工”“女事”,是融入女性特有的精巧与细腻的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环。目前,多项湖南女红项目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断通过“非遗+教育”“非遗+艺术”等跨界融合的方式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是湘妹子智慧与价值的象征。
参观女红作品展览、考察大汉工匠院和雨花非遗馆、与湖湘女红代表深入交流……5月9日至10日,省政协妇联界别开展界别活动,组织“粤姐姐”与“湘妹妹”齐聚一堂,共话助推湖湘女红走出湖南的发展之道。
广东企业代表与湖湘女红代表交流座谈
“粤姐姐”是由省政协委员、广东彩乐智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芳杰组织来湘考察的广东企业家代表,“湘妹妹”则是省政协委员、省妇联副主席卢妹香组织的省女红协会会员代表。
4月11日,“湘粤姐妹”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湖南省政协第八期专题培训班上结缘;4月15日,卢妹香一行围绕推动湖南女红事业发展赴广东中山考察调研;5月9日,李芳杰组织广东相关行业企业家代表来湘考察……韶山结缘、中山启航、长沙深化,这场“湘粤姐妹情”高效高质开花。
为弘扬湖湘女红文化,推动女红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省政协妇联界别委员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搭建起广东企业家与省女红协会会员的交流平台,共同助推湖湘女红走出湖南。
“大家好,我是来自醴陵的何湘陵,是一位醴陵釉下五彩瓷手艺人。”省女红协会会员、醴陵市德兴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何湘陵介绍,醴陵釉下五彩瓷具有无铅毒“绿色陶瓷”、色彩缤纷、画面光亮平滑、装饰纹样造型简练、“三烧制”方式等特点,目前发展面临着市场低迷、人才缺乏、知名度不高等问题。
事实上,这不仅是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困境,也是湘绣、苗绣、侗锦等湖湘特色女红产业发展共同面临的困难。
活动组织者省政协妇联界别委员卢妹香(左)与李芳杰(右)
“湖南女红产业要保持生命力,必须与市场接轨。”在广东打拼30余年的李芳杰是湖南常德人,作为“粤姐姐”的牵头人,她表示,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女红产品包装设计、对接业务订单等方面搭建资源对接桥梁,同时将通过提案、委员工作室履职等方式为湖南女红产业鼓与呼。
中山女神战袍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熊英在非遗与时尚融合方面早有尝试。企业结合贵州六盘水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和民族文化元素,将服饰与苗绣技艺融合,打造了“帼民女神”品牌,实现批量化生产,更大化实现苗绣价值,是非遗文化与服装产业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
“湖湘女红走出湖南,要走私人定制化与市场化大众化的‘两级’道路,做好产品创新、运营创新和工艺创新。”熊英表示,未来将与湘绣、常德桃源刺绣等积极对接,打造“帼民女神”品牌的湘绣系列,为湖湘女红产品创新开发贡献一份力量。
卢妹香表示,今后将加强湘粤合作,共同组成女红专班,通过深入调研考察,进一步梳理湖南女红资源,形成高效交流合作机制,助推湖南女红事业高质量发展。
“粤姐姐”与“湘妹妹”的双向奔赴,是省政协妇联界别委员积极发挥界别优势的一次创新履职,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省政协“7+4+5+3”履职重点的一次生动实践。
图文丨政协融媒记者 彭叮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