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深秋的季节,天空格外高远,湛蓝如清水拭过;云朵蓬松柔软,洁白似雪如棉;金黄的银杏叶如蝴蝶般飞舞,为大地披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外衣。就在那个多情的午后,本人应好友之邀,来到了一个风景别致的私家小院,十二点一刻我如约而至,被眼前的景物所吸引,便四处转悠。正处在陶醉亢奋之时,忽见一位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中年男人健步走来,在距我十步之处登梯上楼,霎时,我的心中骤生一种好奇与欣喜……
不久我也登楼进入包间,主人招呼着迎了出来,把那位中年男人拥上主座(按衡阳规矩凡主座者非贵客或长辈莫属),我傍他而坐,有点受宠若惊。主人低调且客气地在中年男人对面坐下,便对客人逐一进行介绍。此时方知该公便是我仰慕已久、大名鼎鼎的衡阳名士凌奉云先生。
酒过三巡、菜至五味,大家有些微醺。这时众人都说要凌先生提一杯酒,凌先生说:“本人不胜酒力,背一首诗,算是为大家助助酒兴吧”。于是他那抑扬顿挫、张弛有度的语调、铿锵有力且带着磁性的语言,使我们仿佛穿梭在波澜壮阔的诗歌海洋,置身于大气磅礴的历史长河,再现了“将进酒、杯莫停”的壮丽画卷,同时也使我们感受了古人的悠然与洒脱、豁达与乐观。一片掌声过后,大伙意犹未尽,不肯罢休。于是凌先生又引吭高歌。他唱的歌名叫《心愿》,原唱是藏族歌手年才让,这歌曲有点难度特别是副歌部分音域很高。没想到他一开腔,那极具穿透力的声音,瞬间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把我们仿佛带到了青藏高原,似乎被施了魔法一般,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摇摆起来,忘却了烦恼,震撼了心灵,特别是最后一句“今夜只等与你梦里相见”,直击泪点,如痴如醉……
一阵惊呼之后,有人鼓噪着要我来一曲。此时的我已经心怯,借着酒胆,硬着头皮哼了一曲我自己填词的歌《我是衡阳人》,直到此时凌先生才跟我讲了第一句话,“你的记忆力不错,张口就来,还行”。我见高人都夸我了,有点得意,藏在骨子里那个爱显摆劲儿便出来了,趁机把自己为商会作的序(文言文)请先生过目斧正,实则是想卖弄一番,孰不知先生看了一下,漫不经心地说,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我的脸刷地红了,幸好被酒醉的红给盖住,心中带着几分愠色在想,难道您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先生似乎也看透了我的内心,便不紧不慢地把自己写的几篇文章发到我手机上,我迫不及待地仔细阅读,后来竟被文章紧紧抓住了心灵,无法自拔,一口气读完《古镇台源》,《父亲的扁担》,《母亲从未走远》,《致最美党办人》,当时就被震撼了,这分明是名篇、范文、教科书嘛,特别是《古镇台源》堪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还有《致最美党办人》害得我心灵激荡,泪水涟涟!
从那之后,我便有种拜师学艺的想法。转眼到了年底,我专程去拜访先生。见面地点在西渡先生工作室,刚到门口便被那幅对联吸引住了,“家有金银不言富,室藏书画更觉香”,龙飞凤舞,苍劲古朴,激昂澎湃,豪情奔放。未进雅室,已闻墨香,室内还挂满名人字画和先生的墨宝,就连国内的一线名家作品也陈列其中。
举行了简单的拜师仪式,先生还赠了我文房四宝。 时间已到酉时许,先生执意要留我小酌方休,就在旁边“家的味道”,弄了几个土菜,为了衬托气氛,还叫来几位朋友,酒足饭饱的我已尽显醉态。回到工作室,我又有一种不写手发痒的冲动。先生似乎窥见我的心思,便赶紧铺纸添墨,我奋笔疾书了好几幅,请先生斧正。先生面带微笑,不作评论,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写字速度可以慢一些。我不解,先生便给我示范,只见先生,笔走龙蛇,抑扬顿挫,沉稳自如,灵动之处不失法度,遒劲之处收放自如,狂草之时暗依古格,大家风范,叹为观止!
与先生相识时间不长,但印象很深;学艺虽短,然收获颇丰。先生面庞温润如玉,眼神中透露着睿智与坚定,微微上扬的嘴角,总是挂着一抹和善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举止间尽显优雅从容,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深思熟虑的沉稳,不疾不徐;与人交谈时言辞恳切,语调平和,既有对事理的深刻洞察,又不失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原来,先生出生农村、出身农民。天生聪慧,加之勤奋,便跃出农门。为政40载,从文40春,由一个乡镇干部到县级政协常务主席(正处),由一基层秘书到县作协主席、县书协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真可谓是从政学文皆有致,仕途文心两相宜。
我的书法已苦练四十余年,曾一度陷入瓶颈,经先生点拨,便豁然开朗,进步神速;诗词歌赋,也渐入佳境;特别是为人处事,日趋老成。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我两次因公到县城出差,先生从接站送站、衣食住行到预约办事,整整有条,无微不至。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午夜至次日清晨这段时间,其余是全天候陪同,真是宾至如归啊!
共处的日子总是短暂,归途,忍不住将其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付诸笔端,写成是文。他的人格魅力和才情学养如同秋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明亮,将照亮、指引着我前行的道路与方向。
作者:张利民 湖南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衡阳县文联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