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丰富的红色资源,多元的文旅业态,让湖南红色旅游充满活力。
90年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一场在怀化通道召开的紧急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90年后,一场红色盛会在通道启幕,续写新时代红色故事——
2024年12月11日至13日,2024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通道转兵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研究交流活动在怀化通道举行。
跨越近百年,相聚通道举办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这场盛会迎来各界关注,推动湖南红色旅游愈加火热。
通道转兵纪念馆。
“通道转兵”红色名片
1934年12月12日,当中国革命面临重大危难,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经过激烈讨论,采纳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改变直接北进湘西的原定计划,做出转兵西进贵州的战略决策,史称“通道转兵”。
“通道转兵”在万万危急关头力挽狂澜,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一代伟人毛泽东从这里重新崛起,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2020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通道转兵”的重要历史地位。
通道因“通道转兵”成为中国革命转运的红色福地,是怀化重要红色文化资源“富矿区”,也是湖南红色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通道转兵’是实现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所蕴含的实事求是、敢于斗争、独立自主、勇于担当的‘通道转兵’精神,也成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思想财富。”通道县政协主席刘登富认为,应让“通道转兵”名片强起来、实起来、火起来、活起来。
红色旅游文化节背后的政协力量
2023年12月,在怀化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刘登富作为第一提案人,提交了集体提案《擦亮“通道转兵”名片 引领红色旅游发展》,并作大会发言,建议积极争取2024湖南省红色旅游文化节在通道举办,支持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通道段)建设。
“每年12月份举办‘通道转兵’红色文化旅游节,并申报为全市、全省、全国重要文旅节会活动,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感受‘红色通道,好运侗乡’的魅力。”刘登富建议,召开“通道转兵”学术研讨会、承办2024湖南省红色旅游文化节;促进“通道转兵”“走出去”,实现通道与韶山、遵义、井冈山等全国知名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抱团”发展。
刘登富提交的《关于加快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积极反馈——怀化市委、市政府编制完成《怀化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怀化市十四五文旅广体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与长征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相衔接融合。
与此同时,各级政协委员齐力为打造“通道转兵”红色文化旅游名片鼓与呼:怀化市政协委员杨良顺提交提案,建议大力推动通道交通突围,融入长征红色文化经济带;怀化市政协委员潘志珍提交提案,建议大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通道会议展示园建设。
在委员的大力建言、有力推动下,一个个重点项目陆续启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通道段建设项目入列湖南省十四五红色旅游重点支持储备项目;通道县溪镇打造成沉浸式红色文化街,申报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整合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资金,提质升级一批红色场馆;将通道转兵纪念馆列入申报2025年度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资金库……
《文史博览·人物》2024年第12期 《红色沃土上的湖南“文旅+”》
新时代的湖南红色地标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湖南红色文化厚重,红色旅游繁荣,拥有310个红色旅游景区(点),包括28个国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点,81个省级重点红色旅游区点,57个国家A级旅游区点。
丰富的红色资源,多元的文旅业态,让湖南红色旅游充满活力。打造以韶山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名片,塑造湖南“伟人故里”世界级品牌——韶山成为全国10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之一,发布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打造现场教学点、推出红色文旅演艺项目,红色景点建成了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
聚焦打造韶山“红色经典”名片,各级政协委员也纷纷建言: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潘碧灵建议,推动韶山建设全国红色研学实践基地;省政协委员、湘潭市政协主席杨真平提交提案《关于“以‘我的韶山行’为龙头构建长株潭红色文旅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打造辐射带动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的建议》;省政协委员、湘潭大学社科联副主席李海海建议打造“数字韶山”,推动“数字文旅”,运用AR、VR、MR等数字技术,构建韶山景区数字孪生世界……
一批批新时代红色地标,也在湖南这片红色热土涌现: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今年暑假接待旅游团超50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依托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益阳市清溪村创新“文学+文旅”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着力打造成党的初心诠释地、红色教育示范地、乡村振兴样板地的目标;桑植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浏阳文家市等红色旅游精品,炽热灿烂。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科技赋能、文化加持,炫酷的科技感、丰富的体验感为红色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在韶山“红五星”剧场,充满科技含量的红色文旅演艺《最忆韶山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影矩阵”;南岳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科技感满满,是全国首家原创火星文化IP主题场馆……湖南“红色+”旅游业态正持续创新,不断圈粉年轻人。
打造湖南红色文化品牌,2023年,湖南发布了“我的韶山行”“领袖元帅”“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大国重器 湖南力量”等10条红色旅游研学精品线路,引发大众关注。
目前,湖南正着力打造湘黔、湘赣、湘桂鄂川渝以及雪峰山版块等区域红色文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未来将共推区域红色文化旅游共同品牌,促进区域内文旅资源共享、产品互补、线路互联、客源互送、信息互通、活动互推、政策互惠。
湖南红色旅游,正焕发新活力。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