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澳门青年律师的法律观察|人物

  导读:在黄景禧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最复杂的是三地不同的法律制度、政治文化和办事逻辑。

  作为一名来自澳门的青年律师,湖南省政协委员、黄显辉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黄景禧这些年频繁奔走于粤港澳大湾区。7年里,他深度参与了粵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规则衔接及法治建设工作,亲眼见证并推动琴澳一体化的进程。

  在今年湖南省“两会”上,黄景禧十分关注港澳律师与内地合作共建新法律服务团队、为内地开展涉外法律服务问题,建议鼓励支持湖南与港澳的律师事务所开展联营合作,共同提供跨法域、高质量法律服务。

  《文史博览·人物》2025年第1期 《一个澳门青年律师的法律观察》

  父亲参与澳门回归时的立法

  2024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同参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代表亲切交流。作为律师代表的黄景禧在现场聆听,心情十分激动。

  “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黄景禧说,自己将努力为推进琴澳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创造新的制度性成果,助力打造“一国两制”实践新示范 。

  说着流利的英语、粤语及带有广东口音的普通话,三种语言背后源自黄景禧成长的三种不同文化背景。黄景禧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时,他刚上初中,从小接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2009年,澳门回归祖国已10年,黄景禧刚好从澳门大学法学院毕业。10年里亲身感受到澳门回归祖国的变化,他决定融入祖国发展大局,在内地寻找更多发展机遇。

  黄景禧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其父黄显辉是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澳门第一位土生土长的华人律师,其执业经历也十分传奇:自1996年起在澳门执业,黄显辉见证了澳门回归时的特殊时刻——“午夜立法”,他与另外20多位议员审议通过了11部必要的法律,包括1999年的第一号法律《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法》。

  “2009年12月,横琴新区成立,这对我们新一代澳门青年来说,是很激动、很震撼的。”这一年,黄景禧考取中山大学研究生,明确了方向,要成为一名通晓内地及澳门法律法规的法律工作者。

  2015年4月,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琴片区正式挂牌,同年黄景禧与家人创办了澳门律所。

  “读研的时候,我对内地的法律服务有了很多了解,我也认识到澳门同样需要懂得内地法律的专业人才。”2020年,黄景禧继续在中山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2021年,黄景禧与父亲黄显辉、姐姐黄淑禧一同参加首次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并顺利通过,成为第一批取得大湾区律师资格的澳门律师。

  大湾区法律合作的澳门先锋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点。港澳律师若取得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便能获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这也是大湾区法律服务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实现粤港澳三地法律服务规则“软联通”的大胆尝试。

  2019年,黄景禧所在的澳门律所,正式同来自湖南和香港的律所在横琴成立三地联营律所——黄景禧成为参与大湾区法律合作的澳门先锋力量。

  横琴是黄景禧在大湾区梦想起飞的地方。“横琴是澳门融入祖国发展大局的重要发展平台,也是澳门居民宜居宜业的重要平台。”黄景禧说,到横琴发展是他最好的选择。

  黄景禧所在的联营律师事务所,位于横琴总部大厦8楼。从这里望出去,一边是横琴,一边是澳门。

  “以前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的律师仅仅处理个人业务,而现在以联营律所的形式保障团队运行,就能更好地开展国际商事法律等方面的服务。”黄景禧说。

  在黄景禧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最复杂的是三地不同的法律制度、政治文化和办事逻辑,需要法律人更主动地融入,推动三地的制度衔接、规则衔接。他则努力成为这座“桥梁”。

  自2019年起,他积极参与横琴法治建设,参与普法、仲裁、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组织横琴法律座谈会及交流活动,举办“第二届湾区法律创新论坛”“会计法律知识分享会”,撰写《澳门刑法典与内地刑法条文对比及普法建议》《澳门刑法汇编》,制作《法现琴澳》等系列琴澳两地普法视频……2021年12月,黄景禧成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批港澳籍仲裁员,在涉外调解工作中为群众解心结、化纠纷。

  与此同时,他推动成立了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并担任会长,积极投身于跨法域交流与调研工作,经常组织港澳青年律师及律所合伙人来内地开展法律交流合作研究,凝聚一支熟悉三地法律体系的专业队伍,为三地居民解决跨境民生法律问题。

  “湘企出海”借鉴大湾区涉外法律经验

  2020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揭牌成立,黄景禧作为联营律所代表第一次来到湖南。2021年,黄景禧成为瀛和启邦显辉(长沙)联营律师事务所及瀛和启邦显辉(岳阳)联营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湖南与港澳的律师事务所开展联营合作,这种合作模式将有效促进两地法律制度的融合与互认,为湖南企业出海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黄景禧希望通过更多的了解、沟通与合作,为湖南提供成熟的涉外法律服务。

  在今年的湖南省两会上,黄景禧围绕“深化湘港澳法律合作,为‘湘企出海’提供法律保障”作了联组发言。黄景禧建议,建立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借鉴粵港澳大湾区先进的涉外公共法律服务经验,引入港澳法律专业人士参与,为湖南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商事调解和仲裁等一站式、便捷化的法律服务。

  “特别是针对企业出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和风险,中心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和支持,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法律风险,顺利拓展海外市场。”黄景禧建议,湖南在自贸试验区打造港澳法律专业人士集聚区,吸引更多港澳法律专业人士参与湖南涉外法律服务,进一步完善湖南涉外营商环境。

  近年来,黄景禧在澳门、广州、西安、青岛等数十个城市担任仲裁员或调解员,其中包括在长沙市湘融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担任理事会理事一职。

  “这个职务是公益的。若港澳居民在内地遇到劳动合同、税务等法律问题时,我作为熟悉两地法律和社会制度的澳籍仲裁员,可以更好地找到切入点进行指导和处置,在处理纠纷时会更高效。”黄景禧说。

  事实上,内地与港澳民商事仲裁及调解机制合作,已为两地解决了诸多民商事纠纷。黄景禧建议,湖南加强与港澳地区在商事调解、仲裁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高效、公正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这将为湘企在海外市场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