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军:汇聚决胜脱贫攻坚的政协力量

汇聚决胜脱贫攻坚的政协力量

——访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罗志军

“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这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

千年追寻,圆梦就在今朝。接力奔跑,仍需加劲冲刺。常委会会议期间,本刊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罗志军。请他谈谈农委是如何紧扣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怎么克服疫情影响,在关键时期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做好“农”字大文章

本刊:罗主任您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壮丽篇章。脱贫攻坚也同样是全国政协的重点工作,作为“三农”领域的政协专门委员会,在过去的一年里,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罗志军:我们一方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持续用力,聚焦年度重点协商议政活动;一方面坚持履职为民,围绕农民切身利益问题建言资政,努力在“农”字上做出特色、做出成效。

在聚焦年度重点协商议政活动方面,开展了三次重要协商活动。我们聚焦“巩固脱贫成果,减少和防止脱贫后返贫”,依托双周协商座谈会平台,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言献策。在会期比原定时间提前近一个月的情况下,专委会迎难而上,深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调查研究。委员们从多角度提出建议,其中有关建立贫困人口预警监测机制的发言得到汪洋主席充分肯定。

我们抓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这个话题,依托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座谈会平台,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言献策。来自全部34个界别的近400名委员在移动履职平台议政群里累计发言8万余字。报送的政协信息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有关部委制定出台《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7个政策法规性文件及工程技术标准,体现了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成果。汪洋主席用“十分努力,非常圆满”高度评价此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

我们选取“健全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破解人地钱要素制约”主题,依托“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平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已成为具有农委特点的重要协商平台,为中央制定关于“三农”工作的政策文件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关部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财政部部长刘昆率5个相关司局的同志参会。2020年中央有关文件充分吸纳了委员们提出的建议。

在围绕农民切身利益问题建言资政方面,开展了“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农村教育事业要优先发展”“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8项调研视察,深入13个省的农村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形成调研报告8篇、发言16篇、政协信息26篇。通过调研,委员们加深了对党和国家“三农”领域重大决策部署的认同,为推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了共识,向中央农办提出了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的若干建议,调研成果先后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15次批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给予专函回复。组织赴巴西、阿根廷就加强农业合作出访调研,组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根据汪洋主席批示精神,总结刘永好委员及时对防范非洲猪瘟疫情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言的经验,研究形成进一步发挥委员专业优势、加强建言资政工作预见性和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克服疫情影响,助力脱贫攻坚

本刊: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冲击,请问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如何克服疫情影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强信心、添动力、献良策?

罗志军:我们围绕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国政协重要安排,坚持双向发力。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农委工作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为疫情防控和“三农”工作献计出力,彰显了政协力量、展现了农委担当。

春节假期期间,专委会第一时间就做好疫情防控和专委会工作作出部署。组织动员委员在政协三次全体会议和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筹备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围绕疫情防控、春耕备耕、农民工外出就业、脱贫攻坚等热点难点,通过网络建言献策。报送相关社情民意信息40余条,部分信息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

针对疫情对春耕备耕的影响,专委会组织召开了“如何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座谈会,听取部分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并组建微信群网络议政,与地方政协农委联动。形成信息专报等一批成果,助推中央关于春耕备耕工作部署的落地落实。

农委委员们也积极投身这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农委及农委所联系的农业界、民建、青联和共青团界别中共有30余位委员奋战在第一线,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日报》两次对农委工作和委员履职给予报道。邀请委员研究分析疫情下粮食生产供应面临的问题,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意见建议,该报告已报送全国政协领导。可以说,农委以“互联网+政协”作为实践途径和活动载体,使网络履职成为政协委员履职的基本功和重要形式。

冲刺阶段务必绷紧弦、加把劲

本刊: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全国政协将以高质量的协商议政助推高质量的攻坚脱贫,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作出积极贡献。在紧张的下半年,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如何部署工作,完成全年任务?

罗志军: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政协党组年度计划安排,尽最大努力把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把理论学习、思想武装放在重要位置,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熟悉掌握党中央、全国政协对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新形势,要联系履职工作实际,持续推动理论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着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组织委员参加读书活动,在农委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双向发力。越是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越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聚焦疫情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影响,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问题建言献策;继续发挥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做好“三农”工作的专业优势,经常性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协助党委政府做好解疑释惑、增进理解、化解矛盾的工作,通过开展深入协商活动广泛凝聚共识。

三是注重提质增效。认真落实汪洋主席在专委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突出质量导向”、“抓好调查研究质量提升工作”的要求,着力在“做成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效果上”下功夫。运用“互联网+政协”活动载体提升网络履职能力,做到建言永在线、尽责不断线,把疫情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树立“精品意识”,紧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会议口头发言、书面发言和信息材料,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调研成果转化,确保调查研究和协商议政取得实效。

四是强化责任担当。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创新工作方法,以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和协商议政活动,把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农委委员的作为、展现新时代委员的风采。办公室的同志要继续加强与委员的联系,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细化到工作层面,为了开好本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7月份的远程协商会。我们在两会闭幕后就先后围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等议题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调研。我们还将瞄准“降低疫情影响,解决农产品销售难”这个议题与民革中央联合调研,就“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

据统计,下半年农委要组织8次调研活动,筹备三次重要协商会议活动,堪称时间紧、任务重。但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冲刺阶段务必再绷紧弦、加把劲,汇聚起决胜脱贫攻坚的政协力量,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蒲水涵

本文刊登于《中国政协》2020年第12期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