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一位委员20余年的爱心路

“谢谢您过去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您的爱心资助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和鞭策,给了我一种信念,坚定了我积极努力向上的方向。”9月27日,在深圳工作的李小英电话如期而至,湖南省益阳市政协常委、西施集团董事长张卫一脸欣慰。

“如果没有她,我不知道在哪里流浪”

李小英出生于益阳市谢林港镇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因父亲离世、母亲患病,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她辍学在家。2005年9月的一天,张卫无意间看到李小英的报道后,立即驱车赶到她家了解情况,看到李小英一家人生活在低矮潮湿的房屋里,其母亲患病卧床不起,当场便决定资助其上学。

这一帮就是10年,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张卫共计资助李小英21万余元。如今,李小英在深圳找到了月薪上万元的工作,说起妈咪张卫过去对她的无私资助,仍记忆犹新。她说,“要不是妈妈的帮助,如今不知在哪里流浪。”

张卫是益阳市资阳区第一个回家乡的投资者。回乡后,张卫创建了“西施生态园”。目前,西施集团下设六家子公司、三家研究所、一个景观设计院、四个产业园和十个苗圃基地,是一家集荒漠矿山生态修复(由开矿导致的山、水、林、田、湖、草污染综合治理及综合保护)、地质灾害治理、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污染治理产品、抗逆性驯化植物及珍稀苗木培育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初,省政协在全省政协系统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三个一”行动,张卫积极参与,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能帮助和改变更多的贫困家庭。

为此,她先后投资5000万元在多地投资流转废弃荒山建生态园、国家油茶示范林或珍稀苗木基地,还协同益阳市林业部门在桃江、沅江等县携手农民兄弟开垦废弃荒地,免费提供珍稀苗木,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帮助了120余户贫困户增收400多万元。

抚平大地“创伤”

不仅是湖南,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土坪村修复生态,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也有张卫的身影。铜仁曾是国内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汞矿给铜仁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悠久的工业文明,也给当地留下巨大的环境创伤。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们开展生态修复。”2018年3月,张卫带领她的团队来到万山区万山镇土坪村,进一步对当地土壤和作物进行现场采样和检测后,投资200多万元,以700-800元/亩/年的健康土地价格将当地400多亩耕地流转下来,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苎麻产业模式研究与示范。

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手把手地指导村民们种植苎麻。2018年-2020年苎麻综合经济效益平均达4800元/亩/年,在土壤修复后,张卫将治理好的田地无偿返还给了当地农户。如今,土坪村生态环境改善了,村民就业问题解决了,收入增加了,家家过上了幸福生活。

回眸20多年来所走过的路、所做过的事,张卫说,“懂得感恩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通讯员丨李保

推荐
评论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