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在郴州汝城沙洲村成立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 | 问策湖湘

在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等经典红色故事。

湖南是一片红色热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等,广为流传的“半条被子”的故事,都是“红色文化”的优秀代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用“红色文化”将湖南和澳门青少年连接起来,积极引导澳门青少年爱国爱澳,省政协委员李红持续为促进湘澳文化交流,推广红色文化传播,作出自己的努力。

“一次亲身体验胜过千言万语。”在此次省政协两会期间,李红带来提案建议在郴州沙洲村开展港澳青少年红色文化交流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训活动。

对话

力量湖南:您建议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澳门中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在汝城沙洲村成立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将开展哪些活动?

李红:其实,每一个红色教学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可以在沙洲村成立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与沙洲村当地学校建立联谊班,以“汝城县沙洲村基地”为载体,多组织丰富多彩的三地青少年交流活动,让他们一起读红书、唱红歌、讲红色故事,讲述 “半条被子”的故事。

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澳门中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假期定期举办系列活动,如主题交流会、拜访老兵、参观烈士陵园或纪念馆等,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文化与国家发展,推进爱国教育常态化,让港澳青少年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加强港澳青少年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力量湖南:您提到可以文旅融合,让港澳青年在实地走访中,开展红色教育,具体有何建议?

李红:可以以郴州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为红色旅游的中心点,设计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串珠成链,提升港澳青少年参与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将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线路设计资源,努力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成为郴州红色旅游相衔接、协调、互补的黄金旅游重点线路,将散布于城区各处的景点连成一线,与餐饮 、娱乐和住宿等其他旅游活动结合起来。

在走这条红色旅游的线路中,可以开展红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比如,让大家一起瞻仰一次雕塑、参观一次展览、观看一场专题片、重读一段党章、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参加一场宣讲,同时还可以观看红色文艺展演——这样丰富多样的形式,可以增加知识性、体验性和趣味性,提升港澳青少年参与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力量湖南:您提到要用好用活用足红色人文元素,做好红色文创产品和旅游项目的创意开发,具体可以怎样借鉴澳门经验?

李红:比如加大沙洲村“半条被子”红色作品创作扶持力度,重点开发红色研学旅游,设计访红色古村、习英雄事迹、感自然之美、品美食之味的活动,来推动红色旅游和其他旅游产品相融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适合实际的多种复合型旅游产品,增强对港澳青少年的吸引力。

此外,借助 VR、AR、5G等新技术东风,加速推进红色旅游与新科技的融合发展,再现革命年代场景,让港澳青少年身临其境的领略到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与敌斗争的真实场景,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培养澳门学生的民族大义和全局意识。

文|《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黄璐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