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但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并未同步跟上,导致很多不便。”省政协委员、民进湖南大学支部主委,湖南大学城市与建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洪强建议,在居民小区应当增扩建停车场,并与太阳能充电桩一体化设计,同步解决停车与充电难题,进而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
在李洪强看来,新能源车尤其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是必然趋势,也是“双碳”战略实施重点内容之一。但他在承担民进省委会2022年度调研课题“推进老旧小区节能协同改造,提升居住幸福感”的过程中发现,老旧小区停车难成了困扰居民尤其是新能源车主的一个大问题。
充电场/桩数量低,居民小区停车难,商业化充电场收取充电费、停车费双重费用,充电场所与车主工作居住地距离太远……这些都是李洪强在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他本人也曾遭遇过新能源汽车在马路上断电、只能等待拖车公司前来的尴尬境遇。
为此,李洪强建议,居民小区尤其老旧小区户外停车场增扩建应同步进行充电桩设计。并可以考虑融合太阳能车棚,实现可再生能源充电,助力低碳战略实施。此外,在公司、厂区内部的停车场,也应进行充电桩增设改造,将所有适宜的停车位均进行改造,同样可以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设置屋顶光伏或者地面光伏发电系统。
“如果引入市场第三方,如合同能源管理资金力量,由他们来投资,政府并不需要为此大量投入资金。”李洪强告诉记者,通过太阳能充电桩的规划,既满足了居民充电需求、提供了夜间充电便利,并对比社会充电场大幅降低充电费用。不仅大大降低政府财政负担,而且拥有了特定人群负责后期运营维护,从而改变了改造之后无人管理局面。
文 政协融媒记者 刘敏婕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