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洋
2024年是十三届湖南省长沙市政协履职的第三年。近日,聚焦“强化全过程提案培育 推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市政协召开历史上首次届中提案分析座谈会,认真总结分析两年半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以固强补弱、助推提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市政协提案委统计,截至今年6月,市政协十三届委员会共收到提案1403件,立案1308件,其中集体提案183件、联名提案373件、个人提案753件。提案聚焦中心大局,为民理念更加彰显,审查把关更趋严格,提案质量持续提升,但仍存在委员履职“冷热不均”、集体提案数量不足、提案内容分布不均,乡村振兴、文化等方面的提案比重较少等问题。特别是有个“通病”:每届委员提案提交数量第一年高,后面会逐年下降。
“提案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从全局宏观上对提案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抓好源头活水,才能有高质量保障。”分管提案工作的市政协副主席陈昌佳表示,届中查找问题并及时补弱十分必要。
据悉,本届以来,民革市委会集体提案《关于在湘江新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先行试点的建议》促成了湖南省第一笔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民建市委会有关加快打造世界级音频产业集群的集体提案,助推了马栏山进一步扩大融资、吸纳人才;市政协社科界聚焦小切口,提出《关于建立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关于优化临时停车泊位管理的建议》等;“科技兴农”委员工作室以长沙双江口橘花等为例,深入调研并提交创新发展乡村振兴长沙模式的提案,促成“栀香地铁”专列和农企互动销售平台构建……
如何让委员提案持续保“质”又保“量”?会上,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和人民团体负责人,市政协社科、经济界别召集人以及市政协委员代表交流了经验,并提出要加强提案培训和界别互动交流等建议。
市政协主席陈刚在会上提出,要抓实全过程提案培育,实现提案精准剖析,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提案党政主要领导领衔办、同类提案聚焦发力集中办、民生提案群众参与公开办”的办理机制,构建提案办理闭环,不断提升提案工作质效。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优势,彰显界别特色与作为,紧扣改革发展的难点堵点查漏补缺,聚焦前沿课题深入调研思考。长沙各级政协要做好服务保障,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体系,提升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共同助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