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在市县丨临武县政协:聚焦三大领域,注入发展动能

  锂电产业园内机械轰鸣,碳酸锂生产线高速运转;石门“龙宫”里游人如织,瑶乡风情体验区笑声朗朗;湘粤电池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联合作战指挥部客商热烈洽谈……热土临武,处处是生机蓬勃的发展画卷。

  近年来,临武县政协按照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紧扣全县高质量发展大局,锚定“电池产业之都、宝玉矿石之乡、特色农业之县、转型示范之城”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履职深化提质年”为抓手,聚焦锂电全产业链发展、文旅融合创新、招商引资突破三大关键领域,建真言、谋实策、聚合力,为现代化新临武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临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锂电产业集聚区。

  聚“锂”成链,立足优势打造产业高地

  “临武氧化锂储量超500万吨,这是天赐富矿,更是时代考题!”在2024年8月召开的锂电全产业链专题视察座谈会上,临武县政协主席肖柏茂这样说。

  新能源产业迎来风口,临武县将锂电产业作为立县之本,县政协同步将锂电产业发展列为协商议题,打出一套“深度协商+民主监督+品牌打造”的组合拳,助力锂电产业发展。

  临武县政协在东佳电子公司调研铝电解电容器生产情况。

  县政协组建由经济界、科技界委员为核心的专题调研组,3年来深入安能旗胜、大中赫等“四大”头部企业联合体调研33次,足迹遍布矿山、车间、实验室。住临郴州市政协委员针对企业反映的产业链条短、要素保障弱等痛点问题形成提案,连续3年被列为郴州市政协重点提案,锂电专项协商成果转化率超过90%,助力推动“锂十条”政策在临武落地见效。

  在这一政策带动下,今年3月,尖峰矿业获全省第二张、郴州市首张锂矿采矿证,在全市实现“零突破”;大中赫鸡脚山矿区锂矿石量4.9亿吨位列全国单体矿第一,324万吨碳酸锂当量资源完成审批。

  县政协助力构建“锂矿—材料—电池—终端—回收”五位一体的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全县锂电产业签约规模超过1000亿元,安能赣锋碳酸锂月产能突破800吨,大中赫2000万吨选矿项目启动主体建设。

  “要让‘临武锂’比‘临武鸭’更响亮!”县政协助力举办“6·18电池节”系列活动,委员工作室化身“企业服务站”,协调解决园区企业发展难题,受到广泛好评。

  文旅“融”耀,激活千年古邑新魅力

  “没想到徐霞客387年前的足迹,成了我们的致富路。”在花塘乡石门村,村民蒋响发指着新落成的“霞客古道”标识牌感慨。这座湘南小城的文旅蝶变,离不开政协的助力。

  文史资源的系统梳理,为文旅融合注入灵魂。县政协重启停刊7年的《临武文史》,编纂出版《徐霞客与临武》《临武矿冶》《简读临武》等文史专辑;2024年5月举办纪念徐霞客湘南行387周年座谈会,40余名专家建言献策,为郴州市“打造徐霞客游线,助力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贡献了临武智慧、临武方案,促成中国地质学会徐霞客研究分会在石门村设立“徐霞客出游里程碑”。

  临武县政协召开纪念徐霞客湘南(临武)行387周年座谈会。

  县政协突出“主席走进委员工作室”品牌效应,注重发挥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实践基地作用,推动委员工作室“三个延伸”。开展以“加强新时代文史工作 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五个一”专题活动,助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挥景区周边委员工作室作用,宣传旅游资源、收集游客意见、服务游客体验,为全域旅游献策53条。针对反映集中的停车难、如厕难问题,开展微建议专项督办,推动城区新建口袋公园4处、立体停车楼1座,改造旅游厕所6个。

  与此同时,县政协还联合文化、教育、党史等部门开展“点亮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举办“红色记忆”主题分享会;《让企业感受到委员就在身边》等报道在《人民政协报》刊发,“古邑临武·锂想之城”品牌声量持续攀升。

  招商强“磁”,让投资兴业热土更热

  “从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临武速度超乎想象。”湖南富森竹业公司负责人在政企恳谈会上点赞。“身在临武 办事无阻”的品牌不断擦亮,这得益于县政协打造的“全周期服务链”。

  为助力精准招商延链补链,县政协开启常态化服务招商活动,发挥住粤委员工作室“桥头堡”作用,促成建立“三图一库”,即产业链图谱、企业库、项目库、人才库,动态更新信息1200余条。

  县政协还通过举办湘商暨校友回临、湘智兴临恳谈会等活动,累计邀请560余名湘商代表参加。春节发出返乡兴业倡议书5000份,举办锂电产业链对接会21场,让湘商真切感知临武经济发展蓬勃来势,提振回临发展信心,引进湘商项目42个。

  创新推行“产业链链长+分队+企业”招商模式,也是靶向攻坚突破的重要一环。县招商引资联合作战指挥部牵头组建锂电、农产品加工等5个专业招商分队,2025年新引进2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5个为锂电中下游配套企业,湘粤电池产业集聚区企业总数达28家,“链主+链条”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县政协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民主监督活动,对37个部门进行评议,推动27项问题得到整改;助力“一网通办”覆盖642项事项,审批时限压缩89%;设立23个委员个人工作站,为重点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助力协助解决融资、用工等需求。

  临武县政协举办2025年“主席走进委员工作室”之“同心同向同行 共建‘锂’想之城”专题活动。

  制度创新是临武县政协履职的一大亮点。县政协建立“企业家接待日”制度,主席会议成员每季度深入项目一线走访。在锂电产业园,由委员推动的“两员”服务成为品牌。

  率先设立锂电产业投资基金,舜锂基金与湖南轻盐晟富基金、华福资本联合成立了2亿元的临武固态电池产业投资子基金;协调金融机构落实发放“锂电贷”7.03亿元;园区2200亩储备用地实现“拿地即开工”。

  从“石头变电池”的产业传奇到“古道焕新颜”的文旅华章,再到“投资首选地”的口碑相传,临武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都烙印着政协履职的坚实足迹。

  “我们将继续当党委政府的好参谋、企业群众的连心桥,在锂电赛道助力冲刺千亿集群,在文旅融合深化‘一城两翼三线多点’布局,在营商环境持续打造‘身在临武 办事无阻’品牌,为‘五个临武’建设贡献更多政协力量。”肖柏茂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时代新征程,临武县政协正以协商有方、监督有力、团结有为的生动实践,书写着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崭新篇章。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邹嘉昊 通讯员 李金

  图 | 临武县政协提供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