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正式进入湖南的“两会时间”。
事实上,在此前的诸多媒体报道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两会的“热度”,代表委员的“好声音”不断,声声铿锵有力。这些“好声音”,涉及“乡村振兴”“全面小康”“三高四新”等热点话题,有回应民生问题的诚恳,更展现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热切。
关于“乡村振兴”,一些代表委员纷纷建言。来自农村的龙四清代表直言“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这是她特意走访、调研农村,收集广大村民意见后的“代言”。显而易见,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干事创业的重要舞台,如何解决人才问题仍然是关键。
这些年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也在表明,懂“三农”、爱“三农”,愿意长期扎根农村的人才,的确是一批宝贵财富。解决乡村振兴的人才问题,不仅要进行“柔性引才”,通过政策倾斜,吸引一批有情怀有担当的年轻人走向“乡村振兴”大业的一线,还得靠科学优化乡村人才培养机制,从实践中发现人才,放大人才的价值,为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赋能。
除了“乡村振兴”,“三高四新”也同样是今年湖南两会前后备受各界关注的一个强劲关键词。如何在乡村振兴、科技发展、企业改革、开放创新等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三高四新”战略要求,显然是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重中之重,更是湖南“十四五”奔向新高地的必然路径。
于此,一些代表委员聚焦“三高四新”,亮出了自己的“高招”。代表委员从产业、人才、科技等多层面传递了担当之声。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省政协委员曹普华在大会中发言认为,做好新发展阶段的人才工作,关键是聚焦引才聚才,加快集结高层次人才,彰显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新担当、新作为。为持续推进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支撑力的人力资源与人才队伍,显然是落实推进“三高四新”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尤其在那些高、精、尖的工程机械、 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等领域,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更需要推动人才政策实现再升级,努力实现掌握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引才聚才形成高层次的“强大人才链”,扩大湖南人才“朋友圈”。
聚力谱新篇,实干开新局。这些两会“好声音”还有许多,人才是其中的一个聚焦点。它们是一个个催人奋进的音符,正在凑响新时代的发展主旋律。我们期待接下来的湖南两会进程中,“好声音”继续如泉水般涌现。
两会“好声音”聚焦人才战略,这是直面问题的担当。而这份担当,不仅需要较真的勇气,更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聆听。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