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愁夏种没有秧苗,农委员就送来了种子,还给我们做了经验技术指导……”近日,在长沙县青山铺镇广福村,一场种粮经验交流会在种粮大户刘卫家中举行。 作为今年村上新发展的种粮大户,刘卫承包了近400亩的田地,想要有番作为。可由于缺少经验,晚稻育秧没做好准备,损失了不少秧苗。“双抢”期间,几十亩的秧苗缺口成了他的“心头难”。 正当刘卫犯愁的时候,遇到了农委员驿站青山铺镇驻点委员彭怀郡上门来走访。彭怀郡了解情况后,立即前往刘卫承包的田间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同时联系同是种粮大户的青山铺镇社会贤达杨稳祥,看看有没有富余的种子能够提供帮助。 “没有问题!”杨稳祥热情地提供了50亩水稻的种子,并表示也想一同前往刘卫田里,分享一些选种育秧上的经验。 委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青山铺镇政协委员活动组供图 面对解围济难的“救星”,刘卫一边带着大家走进田间,一边诉说,“今年我们有土地、有人力,但却很迷茫,不知道种什么、怎么种才有较大的效益。” 为更好对症下药,县政协农业农村界别和青山铺镇政协委员活动组的委员们来到刘卫的田边,对田里的土壤、水源、环境等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召开经验交流会,为刘卫种粮“把脉”。 “我给你的秧苗马上就到,这两天就要抓紧插秧。”“通过对稻谷品种、栽培的时点进行合理化选择,可进一步提高育秧的存活率。”“可以向周边种粮大户借一些机械,问一些经验,让你更快的上手。” ……一言一语间,刘卫的“心头难”不再是问题。 与此同时,在金井镇团山村,农委员驿站金井镇驻点委员郭立祥也在马不停蹄地忙“双抢”。郭立祥组织当地20余户粮食大户,做好前期规划后制定统一“双抢”计划,统一收割、风干、抢种、灌溉,统一送至粮仓,涉及稻田1000余亩,收获谷物400余吨。当地的一些农户遇到收割和风干来不及等麻烦时,郭立祥迅速为他们提供了收割机和风干场地,第一时间解决燃眉之急。 据了解,类似于彭怀郡和郭立祥这样的农委员,长沙县还有很多。今年年初以来,长沙县政协以农业农村界别委员工作室为平台,以扎根一线的农委员为主体,建立了N个农委员驿站,“点对点”深入农村一线、“零距离”服务农民群众,目前青山铺、金井、路口、安沙等地驻点农委员已超过20名。农委员们围绕“三农”领域广泛开展调研考察,并协调组织专业力量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农资农机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 据县政协“1+N”农委员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充分发挥县政协界别委员活动组和地域委员活动组双轮驱动的优势,紧扣界别群众“急难愁盼”,全力落实“点亮一张驿站名片、链接一批界别群众、收集一组农情信息、凝聚一群农业能人、开展一轮农事协商、跟进一波农功服务”的“六个一”工作举措,让更多政协委员深入田间地头,倾听诉求、解决困难,为全县农业农村事业发展做出更多政协贡献。
编辑:汤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