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力量 为水利设施“把脉问诊”

8月29日,长沙县北山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社会贤达工作站组织政协委员、社会贤达、村水利专干、周边群众、技术公司以及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开展“关于北山灌区管道灌溉项目的实地考察和基层协商”活动。

考察现场。均为杨源 摄

考察现场。均为杨源 摄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该镇北山村和蒿塘社区水利专干带着政协委员和社会贤达们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水库和干渠的现状。

  北山镇属于农业生态型乡镇,是长沙县的粮食主产区。北山灌区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设计灌溉面积5.02万亩,属湖南省重点中型灌区,是以北山水库、丰梅岭水库、白溪冲水库、英波冲水库等4座小(1)型水库为骨干水源,9座小(2)型水库和3746口山平塘、352处小型河坝等为基础水源的“长藤结瓜”型自流灌区,干支渠(沟)道总长度118.4公里,衬砌长度73.8公里,目前,白溪冲水库、英波冲水库已完成低压节水灌溉系统建设,北山水库和丰梅岭水库灌区管道灌溉工程实施也迫在眉睫。

  “项目落地和后期维护还需要村组出力一起打配合,形成镇村组三级共建共护的微循环模式。”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技术公司讲解了当前政策和未来趋势;村专干和群众代表联系具体实际摆数据、讲事实,发出真实的声音,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政协委员、社会贤达和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从行业和北山实际出发提出建议和想法,找出项目落地难处和出处。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会议指出,各方力量要齐心协力,共同发力促进项目尽快落地;要从政策角度着手,技术公司及农业农村办提供数据、结论和后续支持,集群策群力形成提案,为北山镇项目落地争取先机。


   编辑:汤金水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