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市政协委员彭小英调研发现,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成为当前校园安全主要问题。建议进一步健全心育工作体系,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株洲市三医院统计,2021年至2023年心理健康门诊和住院就诊的18岁以下患者,分别为9186人、10174人、12252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日益突出,暴露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彭小英认为,主要体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不佳、家庭教育缺位、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不足、社会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不健全等方面。
她建议,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认真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全到位。推动实施学校全员心理健康育人模式,切实推进全员心育。
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明确家长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工作机制,联动建立识别问题家庭和干预支持的机制,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宣传“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适合的培养预期、平等的交流教育”等家庭教育理念。
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配齐专业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卫健系统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精神障碍早期识别、筛查等专业培训,建立市级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团队,组建心理健康志愿者团队,关注和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全面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立市、县(区)两级由党委政府牵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合作机制,引进有相关资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医疗机构,建立社区心理服务中心,深化医教协作,借鉴“两病”医保签约服务包的经验,探索心理疾病家庭医生的医保模式,持续净化网络空间。
编辑:郭青燕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