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通道|省政协委员陈艳娟走上“委员通道”,分享乡村振兴故事和履职心得

编者按:今天(1月15日)下午,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会主委陈艳娟亮相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接受记者集中采访。她聚焦“三农”工作,结合家乡的“土特产”,分享了她对乡村振兴的思考与行动。

“‘白关丝瓜’来自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有着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其嫩白如玉、汤汁清鲜、久炒不黑等特点广受欢迎。”陈艳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而如何研究培育出更加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提升“白关丝瓜”的品牌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则是她一直关注关心的问题。

2022年11月,在民进中央的牵线搭桥下,“白关丝瓜”种子搭乘神舟十五号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育种”。目前,这批种子已回到株洲市农科所进行育苗试验,有望在未来推出更高产、更高品、更优质的新品种。“这正是汇聚党派力量,赋能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陈艳娟说。

只要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农村也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潜力。“茶陵县诸睦村是我的联点村,10年前它还是一个产业基础缺乏、村集体经济落后的贫困村,如今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陈艳娟感慨道。正是通过“三变改革”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引进企业和社会资本,因地制宜挖掘农耕文化内涵,发展特色产业等举措,2024年,诸睦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5万元,带动200多个家庭实现就地就业,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达3.1万元,实现了乡村蝶变换新颜。

陈艳娟在基层从事农业农村工作20多年,对乡村治理与农业发展认识深刻,同时饱含深情。她把这些年来的实践和思考转化为了10余篇提案和微建议。“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使命。”陈艳娟表示,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积极为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言,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助力!

   编辑:郭青燕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