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职的重要形式,检察建议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针对当前社会治理层面中共性问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如何产生“1+1>2”的效果?
前不久,市政协与市检察院联合下发了《建立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将推动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相互衔接、双向贯通、共同转化,为政协履职注入强劲动力。
双向奔赴
让“软监督”变为“硬约束”
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是指检察机关可结合工作实际,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益受损突出问题,从政协提案中发掘案件线索,通过案件化办理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同时,政协委员从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中梳理出推动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转化为政协提案,共同推动解决公共权益保护问题。
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提供的线索往往精准反映群众关切,建立双向衔接转化机制,既能拓宽提案和检察建议的线索来源,又能使公益诉讼案件得到有力监督和推动。政协民主监督和检察法律监督的强大合力,有助于形成扩大监督规模、强化监督质效的大监督格局。
《办法》明确,双向衔接转化的重点,将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涉及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保护的事项展开。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政协提案+公益诉讼联动履职,推动民主监督和检察监督贯通,使‘软监督’变为‘硬约束’,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汇聚共识
合力保护公共利益
推动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有效衔接转化,我市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
当前,机构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要的养老模式。如何维护和保障老年人权益呢?去年初,单水艳、吴平两位政协委员在攸县两会上提出《如何搭建爱心服务互助平台——关顾需要照顾的老人》《关爱留守老人》提案,攸县政协将这两件提案移交攸县检察院办理。
收到提案后,攸县检察院实地调查走访了辖区内10余所养老机构,对养老机构的安全保障硬件配套设施、日常护理、餐饮安全、消防安全以及专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养老机构存在相关问题隐患。
随后,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攸县人民检察院决定以公益诉讼立案,并在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相关联席会上,向攸县民政局、攸县卫生健康局发出检察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多方合力,优势互补,促使提案办理更具实效,问题处理更加到位。”攸县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市政协已经选取“遏制职业打假乱象,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强化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等提案,转交市人民检察院进行转化。“下一步,将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把更多政协提案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让民主监督更有力度、法治保护更有温度。”市政协提案委负责人说。
编辑:郭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