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连队军魂 霞阳镇东区社区委员工作室(医卫界别)开展委员读书活动

  在炎陵县水口镇办公院内,坐落着一栋砖木结构的晚清江南祠堂建筑,翠杉掩映,古朴大气。在祠堂的门楣匾额上题着两行刚健俊逸的大字“毛泽东同志主持连队建党旧址”,彰显出这座祠堂的非凡之处。在大门的右边墙上,悬挂者一副鲜艳的“入党誓词”,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扑面而来。这里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在此主持连队新党员入党宣誓的革命圣地,是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起源之地——叶家祠。

  

  4月25日,霞阳镇东区社区委员工作室(医卫界别)全体委员追寻着英雄们的抗战足迹,来到叶家祠参观学习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军行至酃县(今炎陵县)水口的事迹,感受着战士们在当时的形势下艰难奋战的历程。沿着窄窄的楼梯爬上阁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简陋的四方桌,一盏陈旧的小马灯,灯下一张红纸写着“C·C·P”三个英文字母(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另一张写着当年的入党誓词,97年前那铿锵有力的誓言仿佛又回响在每位委员们的耳畔。

  

  界别召集人孟祥东在叶家祠和委员们一起分享1927年毛泽东率领的起义军由江西向湖南平江、浏阳挺进之间的革命故事。从秋收起义到连队建党,从水口分兵到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孟祥东娓娓道来,委员们沉浸其中,深刻领悟“支部建在连上”,军魂在连队落地生根的重要意义。

  委员们感慨良多,为表达向英雄们的致敬之意,大家在叶家祠内集体朗诵毛泽东词作《西江月·秋收起义》《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高亢激昂的朗读声在叶家祠内响起,委员们的思想和精神在这里得到洗礼和升华。

  

  蒲葵桢委员说:“医卫界别这次开展的委员读书活动很新颖,尤其是孟组长给我们讲解支部建在连队上的历史,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了整个事件的由来,和这件事的重要意义,深受感动和教育”。

作者:项勤东 曾利平    编辑:周原芷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