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全会!这场新闻发布会透露出这些信息……

  12月25日,政协湘潭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大会秘书长黄韧致发布辞,通报本次大会的议程、相关筹备工作情况、本次会议的特点和要求等。市政协秘书长李劲帆主持。湖南日报、红网、湘潭日报、湘潭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参加。市政协相关委室与媒体记者交流互动,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经中共湘潭市委同意,政协湘潭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政协湘潭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将于2023年12月29至12月31日在华宇大酒店召开。

  大会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着力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坚持守正创新,认真履职尽责,加强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一、听取和审议政协湘潭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二、听取和审议政协湘潭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三、列席湘潭市人大十六届三次会议,听取并协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四、举行大会发言;五、协商有关人事事项;六、报告政协湘潭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七、审议通过大会决议;八、其他。

  目前,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市政协成立了全会筹备工作秘书处,下设秘书、组织、会务、资料、会风会纪监督、提案、宣传、后勤、保卫、医疗保障10个小组,负责落实全会筹备工作及会议期间有关工作。

  互动交流环节

  

  湖南日报湘潭分社记者提问。

  湖南日报湘潭分社记者问:“潭事好商量”作为市政协今年重点打造的工作品牌,请问从开展以来取得了哪些实效?

  

  市政协委员学习联络委员会主任回答记者提问。

  市政协委员学习联络委员会主任沈颖:“潭事好商量”是湘潭市政协以委员工作室为平台,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从提出到试点、从试点到在全市全面铺开,“潭事好商量”架起了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与党委、政府面对面沟通的桥梁,打通了委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健全了委员基层履职的“毛细血管”,让“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成为百姓生活新常态。

  协商在一线,委员在身边。政协委员们聚焦党政之责开展协商,促进乡村振兴。如,市政协农工党委员工作室通过“潭事好商量”为湘潭县石潭镇同庆村争取农业帮扶资金解决农机合作社发展难题。韶山市“传承红色基因”韶峰政协委员工作室通过“潭事好商量”协商议事,解决了“韶润村组危险路段安装防护栏,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的问题。

  委员们围绕群众所盼开展协商,发挥委员工作室的“连心桥”“直通车”作用,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如市政协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通过“潭事好商量”解决了“打通断头路,确保板摄路口吉安路一侧行人安全”的问题。湘潭县法律援助委员工作室为193名农民工解决了拖欠工资问题。湘乡市望春门街道委员工作室通过“潭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为望春门街道步行街安装了充电桩。

  委员们紧盯企业所需开展协商,助推企业发展。如岳塘区政协“助企赋能委员工作室”通过开展“潭事好商量”助力中小企业服务。委员们瞄准社会治理堵点难点,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雨湖区政协缪健辉委员工作室依托“潭事好商量”平台解决了砂子岭商圈宝庆路和金都大市场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128家委员工作室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25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4个;政协委员参与协商议事2982人次,群众参与1794人次,部门单位参与450个次。

  

  红网湘潭站记者提问。

  红网湘潭站记者问:2023年的提案工作总体情况,有哪些亮点?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回答记者提问。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叶新良: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249件,经审查,立案215件,转其他方式处理34件,交由73个单位承办。截至11月底,所有提案均已办复。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共收到微建议329条,经审查,受理306条,不予受理23条。受理的微建议中,已回复271条,其余35条正在处理中。基本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有力地助推了一批民生问题的解决。

  提案工作亮点主要体现在“四抓”:抓学习培训,夯实了提质增效基础;抓审查立案,把牢了提案质量“入口关”;抓交办督办,增强了提案办理实效;抓宣传表彰,激发了委员内在动力。市政协与市政府办协商,确定20个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和40名提案承办先进个人并进行通报表彰。按照10%的比例,评选出了22件优秀提案进行通报表彰。

  

湘潭日报记者提问。

  湘潭日报记者问:据了解,湘潭市政协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在全省市州政协综合测评中取得了第二季度第二名、第三季度第一名的好成绩,请问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开展和推动监督工作?

  

  市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回答记者提问。

  市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冯芳:今年4月以来,湘潭市政协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全省、全市环保大会精神,对标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打造“守护莲城生态环境 政协人在行动”工作品牌,扎实有效推进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

  湘潭推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列为市委常委会议题,成立全市工作协调小组,书记、市长、市政协主席亲自挂帅,靠前指挥,一线监督,全域推进。成立工作专班和10个监督小组,做到组织有力,务实推进。建立15项制度机制,把准“十个监督环节”,推行精准选题、调查研究、协商交办、跟踪测评和考核监督“五步工作法”,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的监督工作大格局。

  今年以来,湘潭深入开展监督活动500多场次,解决问题600多个。市政协领导参与指导84人次,各委室协调服务140余次,全市10个监督小组开展监督活动118次,县市区政协开展监督活动380次。全市128家委员工作室开展监督活动200余次,解决问题200多个,解决率达100%。目前,湘潭空气优良率、大气综合指数、PM2.5等指标的改善率居全省第一、第二,湘潭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多项工作在国省得到肯定推广。

  同时,湘潭积极探索政协民主监督与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的有机结合,助推省第二环保督察组交办的155件群众信访件督办和边改边办问题中139个问题的有效解决,解决率89.68%。运用省政协“生态环保直通车”平台,结合“潭事好商量”、“委员活动日”,开展巡河净滩、公益捐赠和“环保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微宣讲等公益活动,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持续擦亮“守护莲城生态环境,政协人在行动”监督品牌,让高品质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伟人故里璀璨绽放。

  来源:湘潭日报·新湘潭客户端  陈静

作者:陈静    编辑:王燕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