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城市、观乡村、观发展、观生活……
观湘门上看潮涌,湘C君的观察记,为你展现一个乘风破浪的新湘潭。
初夏时节,一群特殊的客人相聚在伟人故里湘潭,走进韶山思政教育实践营地、湘乡东山学校、宽裕粮行、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万楼青年码头等文旅项目现场,零距离感受湘潭以红色为基、融合为要的文旅发展新变化。
会议现场。
5月30日-31日,长株潭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湘潭召开,围绕“助推以‘我的韶山行’为龙头的长株潭文旅融合协同发展”主题,开展联动协商,为推动长株潭文旅一体化建设、打造韶山经典红色名片建言献策、凝心聚力。
“我的韶山行”为何会成为这次联动协商的主题关键词?答案源自一份殷殷嘱托。
2023年4月,湖南启动“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充分用好伟人故里红色资源,通过韶山红色研学的示范效应,带动引领全省红色教育、红色研学蓬勃发展,持续把红色种子撒播到广大青少年心中。截至目前,约10万余名中小学生先后赴韶山接受红色洗礼,汲取精神力量。
为进一步擦亮红色底色,今年3月至4月,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政协聚焦“助推以‘我的韶山行’为龙头的长株潭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课题,成立联合调研组,深入三地县市区、相关部门和部分高校开展调研,并赴上海、江西等地开展对比调研,形成了《以“我的韶山行”为龙头 构建长株潭红色文旅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打造辐射带动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集体提案。
“我的韶山行”吸引众多学子“打卡”。
目前,长株潭三市文旅一体化发展初见成效,“我的韶山行”起势良好,长株潭红色文旅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产业发展粗放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发挥优势、把握趋势,共同助力推进长株潭文旅融合协同发展,促进形成“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逐步深入,产品供给仍然以红色瞻仰观光为主,缺乏文旅互动体验、数字科技融合等沉浸式体验项目,难以满足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对红色文旅红色研学的新需求。”会上,湖南省政协委员、湘潭市政协常委、民建湘潭市委会副主委、湖南省经济安全研究基地主任李海海建议,加快推动红色旅游与数字技术融合,通过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技术应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方式,积极抢抓数字文旅发展机遇,努力将韶山打造成经典红色名片,使韶山成为世界的韶山。
在中合慧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院院长、省文旅厅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负责人陈耿看来,推动从“向韶山行”往“向长株潭行”“向全省行”的空间转换,从政府引导到市场发力的形式转换,从单一群体复制向多元客群定制的内容转换,是释放“我的韶山行”品牌新势能,推动文旅融合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有益之举。
……
一个个精彩的发言,一个个观点的碰撞,映射出这场会议的明确目标,就是在现有基础上,推动长株潭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签约现场。
现场,长株潭三市政协共同推动一揽子合作事项。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政协签署了《“助推文旅融合协同发展”长株潭政协联动履职备忘录》,湘潭市政协、娄底市政协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江西省萍乡市政协签署了合作履职备忘录和框架协议。长株潭三市文旅部门签署了合作意向协议,发布推介了长株潭三市文旅精品线路。
湘C君的观察+
红色是湖南的底色。通过这次长株潭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映射了“协作”二字所蕴藏的智慧:在于借力,更在于联动。
在助推长株潭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过程中,长株潭三市政协深入调研、密切合作,展现了“协作之力”的“政协之能”,更是“政协之能”服务“湖南之为”结出的累累硕果。
未来,长株潭三市政协将持续、深化、提升此次联席会议的经验做法和履职成果,根据备忘录,聚焦省委、省政府打造以韶山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以长沙为代表的都市休闲名片等决策部署,围绕助推长株潭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的联动履职品牌,将联合开展联席会议系列主题履职活动,进一步扛牢使命担当,在深挖红色资源,擦亮红色文化底色的同时,及时跟踪问效,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把助推长株潭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这篇文章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做下去。
红色为基、融合为要,长株潭文旅携手向未来。
来源:红网
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