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文史,汇聚了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亲历、亲见、亲闻的珍贵史料,是城市记忆的宝库,也是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载体。
为活化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湘潭市政协特开设 “文史集萃” 专栏。本专栏将精心遴选、转载优秀文史资料精华,聚焦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与时代风貌,力求真实生动,鉴往知来,从这些历史片段中汲取智慧力量,传承城市文脉,服务当下发展。
湘潭和平解放
1949年7月上旬,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起湘赣战役。7月中旬,在县工委领导下,湘潭县由城市工委负责组织各人民团体,成立湘潭县迎接解放军筹备委员会。并派中教联、小教联、工商联、妇联的负责人深入基层,宣传党的政策,稳定社会秩序,保护城市安全,准备迎接解放。
1949年8月3日,接管湘潭县的南下党政领导人刘旭、杨第甫率领南下干部100多人进入株洲,与地下党负责人廖新雨取得联系。8月6日,城市工委书记张犀文携介绍信与廖新雨一道去株洲向南下工作团汇报迎解准备工作,要求尽快接管湘潭。8月6日,湘潭县各人民团体拥护和平、迎接解放大会筹委会在化民中学举行,公推该校校长周家乾为主任。
湘潭各界民众欢庆解放
1949年8月9日,四野138师师长任昌辉、副政委杨亚中,率军从小东门进驻湘潭,城市工委组织学生和市民迎接,秧歌、锣鼓、鞭炮声,“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解放军晚上露宿街头,群众赞不绝口,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湘潭从此回到人民的怀抱。8月10日,由湘潭城市工委派出向导,将138师前锋部队带到湘乡。11日解放军进驻湘乡城区。8月13日,在湘乡县城昭忠祠举行1万多人参加的军民庆祝大会,正式宣告湘乡县城和平解放。
8月11日,廖新雨找到株洲火车站副站长,派了一个车头,两个车皮,将南下工作团100余人送到湘潭河东五里堆,再乘小划子过河到达湘潭县城。8月15日下午,湘潭各界在城内公共体育场,召开万人迎解大会,杨第甫县长在大会上发表长篇演说,阐明党的政策,他还饶有风趣地说:“你们的私人财产,归你们所有,如果你乐意在六月穿皮袄,党和政府也不会干涉……”引得全场欢笑鼓掌。138师副政委杨亚中,起义军师长康朴都在大会上讲了话。晚上进行火炬游行,全城张灯结彩,排在最前面的是主席团,接着是解放军、起义军、工人、市民、农民、学生,成为湘潭有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火炬游行。
8月22日,湘潭县政府举行接管仪式,南下工作团和城市工委共200余人参加会议。杨第甫当场宣布:“这不是新旧县长打移交,这是我们推翻了旧政权,成立湘潭县人民政府。”同时还宣传党和人民政府的有关政策、法令。决定接管湘乡的南下干部于8月初到达益阳(时湘乡县属于益阳专区),8月26日,进驻湘乡县城。8月28日,以刘洪源、崔强为首的南下途中组成的中共湘乡县委与坚持地下斗争的中共湘乡县工委举行会师会,正式宣布成立新的中共湘乡县委员会,书记刘洪源、委员宋子兴任县长。从此党领导湘乡人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南下湘乡县委于湘乡县工委会师地址——东皋书院
湘乡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与警备司令部发布的第一张布告
9月5日晚上,湘潭县的南下干部和地下党员在新群中学礼堂举行隆重的会师大会,到会百余人。县委书记刘旭讲当时政治军事形势,指出县委的中心工作就是“筹粮支前,剿匪安民”,他要求南下干部与地下党员加强团结,完成当前任务,支援解放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会师大会之后,大家都投入到接管国民党政权、征粮、剿匪的紧张斗争中去了。
1950年8月9日《建设报》刊载:《迎接湘潭市解放的一周年》
1950年油印:《湘潭县一年来工作总结报告》
来源:湘潭党史方志
编辑:王燕